第5版:文化周刊 看点 PDF版下载

栏目:亮点直击

版面: 文化周刊 看点

民族舞剧《红楼梦》:以东方美学展现时代价值


    剧中的许多场景都是对于女性命运共同体的具象表达,她们生在那个时代,纵使命运充满悲情,但始终挡不住她们的倔强生长,她们清醒着,痛苦着,以飞蛾扑火般的勇气与命运抗争。这就是民族舞剧《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 张琬雯

    由青年舞蹈艺术家黎星与青年导演李超共同执导、江苏大剧院出品的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日前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迎来了第一百场演出。

    开演前的暖场表演中,十二金钗手持代表自己的花束,伴随声声磬音走至台前,她们或静默伫立,或斜倚长案,优美的体态与手中花束相映成画。在气韵优美的绕梁磬音中,场内的观众也随之安静,目光被演员服饰上的云肩、刺绣、花卉纹饰以及中国传统戏剧的舞美帷幔吸引……章回体形式的舞剧段落,上下半场的对襟、各个章节的回扣,经典名场面与创新场面的对照,整场演出惊喜连连。

    第一幕“入府”,大幕升起,灯光渐亮,伴着轻快的音乐,迎春、探春、惜春灵动地跃然于舞台中央,屏风打开,珠帘之后是贾母与李纨等人迎来送往、其乐融融的画面。随着热闹轻快的音乐转为婉转动情,黛玉一袭白衣走上台前,灯光暗下来,仅一帘之隔,内里的明亮欢闹与台前单薄黯然的身影两相对比,令人唏嘘。

    第二幕“幻境”,重重白纱落下,雾气升腾,营造着宝玉的幻梦。纱影下是身着白衣的女子,纱幕映现出她们各自的判词。黛玉与宝钗一同走上台前,配合她们共同的判词,宿命感扑面而来。

    ……

    全剧依照《红楼梦》原著的时间线进行编排创作,在叙事上采取传统章回体小说特色,“入府”“幻境”“含酸”“省亲”“游园”“葬花”“元宵”“丢玉”“冲喜”“团圆”“花葬”“归彼大荒”等十二舞段各有题名、各自独立,又可串联成篇。剧中多处运用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古典符号,最大限度地忠于原著,每一样布景的形象与色彩但凡原文赋予了描写,就一定遵循原笔原意。

    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获奖作品,舞剧《红楼梦》的舞台设计也运用多种中国传统意象,用极致的唯美与浪漫感染着观众。灯光的明暗变幻,纱幕间光影交织,让人恍若置身于古朴的明清古画之中,随着光影变迁,如梦似幻,韵味绵长。

    其中,“葬花”一幕是经典中的经典,清冷的灯光落在黛玉身上,愁思满绪。忧伤的音乐随着宝玉的闯入泛起丝丝暖意,二人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幕布拉开,灯光下是漫天飞舞的花瓣,两道白色的身影如同蹁跹的蝶,旋转纠缠,彼此追随,在花瓣雨中翩翩起舞。

    “冲喜”一幕用“色彩”表达故事,处理得极具张力。灯光渐暗,余下一束追光打在舞台中央的一顶红花轿上。宝玉、黛玉、王熙凤和宝钗的出场为这场斡旋与纠缠拉开序幕。凤姐和宝玉控制着花轿的旋转,伴着节奏紧张的音乐,黛钗二人穿梭于花轿间,你瞒我,我瞒你,终将二人调包。整个舞台被烈焰般的大红色彩笼罩,群演身着红衣与半截白色水袖自四面八方涌上台前,宝玉、宝钗一身婚服缓步上前。

    “花葬”一幕脱离了具体的时代背景,冲破了古今时空界限,以现代舞风格呈现,成为全剧核心。

    在这场演出中,年轻的创作者、艺术家们都以深厚的功底恰如其分地演绎着自己的角色,其中更离不开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深入探究和当代解读。

    既是导演,又是主演的黎星坦言,《红楼梦》的美学是传统美学,因此这部舞剧的审美、气息,包括舞美、服装细节等设计上,主创团队都用了中国传统的语汇去创造与整合。“它们就像‘转接口’一样,连接着古典审美和中国传统文学。”

    在秉承尊重原著的同时,本剧邀请了一些年轻且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新追求的优秀艺术家,为其注入独特的现代审美,试图通过探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舞台上焕发新生。在人物塑造和环境塑造上,本剧以当代美学视角,对原著进行了大胆解构与重构,舞剧中塑造的环境更像是原著中某些场景的特写,看似片段式的表演,实则始终相连,彼此呼应。

    “花”是舞剧《红楼梦》的重要意象,从暖场到落幕都紧扣其意。“花”寓意红楼女儿明媚鲜妍却短暂易逝的一生,以“葬花”点明宝黛之情的纯洁美好,以“花葬”为红楼女儿唱响一曲挽歌。剧中的许多场景都是对于女性命运共同体的具象表达,她们生在那个时代,纵使命运充满悲情,但始终挡不住她们的倔强生长,她们清醒着,痛苦着,以飞蛾扑火般的勇气与命运抗争。

    这就是民族舞剧《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如导演李超所言:“我们坚持‘唯一准确性’,不编多余的动作,不给任何演员多余的表达,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东方美学的力量。” 这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带领观众一舞入梦,红楼中事涌上心头;一梦初醒,百年传颂经久不衰。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