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山西高平推动妇女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巾帼调解队把烦心事办成暖心事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 李翠英

    “道路硬化是咱村里的好事,不能因为个人恩怨影响集体利益,况且古话都说了,让人一步又何妨!真的很感谢你们几天来的耐心调解。”面对巾帼调解队队长牛建华,村民郭某某一边说,一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牛建华是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寺庄镇市望村的妇联主席,同时还是村巾帼调解队的队长。不久前,村里的郭某某因邻里矛盾,对村上新建小区的道路硬化提出了异议,一度导致工程停工。牛建华带领调解队队员耐心调解,经过摆事实、讲道理,双方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同意做出让步,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据了解,近年来,高平市妇联与市信访局和各乡镇合力强化部门联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在挖掘基层工作调解力量上进行深度融合,不断启动基层人民调解力量,培植出了一支又一支“巾帼义务调解队”,将各类矛盾隐患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在发挥广大妇女“半边天”作用的同时,也促进了良好乡风的弘扬。

    在村“两委”和妇联的支持下,2015年,市望村巾帼志愿服务队成立,定期为村民开展义务理发和爱心午餐志愿服务活动、到全镇各村开展志愿服务和文娱表演、宣传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巾帼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在群众和党员干部的心里种下“德”的种子,传承社会美德,弘扬新风正气,加快推进了市望村“德行乡村”建设。

    “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发现还会有村民因为一些小事闹矛盾,我心里很着急,一个人调解的能力有限,所以想成立一个调解队,化解他们的矛盾,让乡亲们都能和睦相处。”作为一名有46年妇女工作经历的老“妇联人”,牛建花对家庭纠纷的调解很有一套。“其实就是把别人家的事当成自家的事,设身处地,一碗水端平了。人心都是肉长的,你为她着想,这事儿就成了一半了。”

    从2017年4月成立之初的3个人,到如今的18人,牛建花的“巾帼义务调解队”不断壮大。在她的努力下,调解队还建章立制,规定村妇联主席、副主席分别担任正、副队长,下设了6个调解小队,分别对应6个村民小组,义务在村上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基层调解工作机制。

    通过精选队伍、健全制度、定期学习,市望村“巾帼义务调解队”已经成为村里一支不可或缺的巾帼力量。为了进一步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市望村还推行了村情民意卡制度,村民有不明白、不满意的事情随时可以去村委填卡。村委每天收集整理民意卡,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处理,对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及时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解决,落实民生实事、解决矛盾隐患。

    截至目前,市望村“巾帼义务调解队”已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0余件。2020年,市望村被评为山西省“乡村治理服务示范社区”“省级善治示范村”。2021年,市望村喜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荣誉称号。如今市望村积极开展文明户创评,定期授星减星,鼓励大家争做文明村民,同时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利用村务公开栏、法治墙等载体进行宣传,让百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我感到我们做的事情特别有意义。通过几年的努力,化解了很多邻里纠纷,大家的纠纷矛盾越来越少了,村民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了。”谈到巾帼调解队的工作,牛建花一脸的自豪。

    “近年来,市妇联联合市信访局,多次下乡调研,通过现场督导、座谈指导、资金支持等各种方式,鼓励广大妇女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高平市妇联主席王霞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高平市社会治理中心大楼目前已经建成,市妇联整合全市妇女调解队伍,在市级层面推出了“长平秀”调解品牌,并受信访局邀请已入驻信访接待大厅,对婚姻家庭纠纷进行专项调解,以助力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取得新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展壮大基层调解队伍,鼓励广大妇女在促和谐、保稳定中释放出更强劲的巾帼动能。”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