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风采 PDF版下载

栏目:妇女十三大代表风采

版面: 风采

云南迪庆乡村医生余泽英

坚守雪山二十八年的﹃乡村120﹄


    余泽英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杜升文

    “哪家要生孩子了,哪家老人有什么病,那些高血压患者,我都知道他们各自的血压到多少时会有头晕的症状。”余泽英说,“我天天都在村里服务,对全村302户村民的健康情况了如指掌。能为患者们解除病痛,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条件最恶劣的德钦县霞若乡施坝村,乡村医生余泽英靠步行、摩托、拖拉机、三轮车等,28年来累计接诊11万人次,出诊800多次,她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守护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995年,余泽英从迪庆州卫校毕业,21岁的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家乡施坝村当起了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没有正式编制,性质是半工半农,但这丝毫不影响她作为医生的热情。多年来,村卫生室成为她的家,余泽英穿梭其间,既是医生,又是护士,一待就是28年。

    28年的村医生涯让余泽英成了村里的万事通、活地图,村民健康的“活档案”。只要她去稍远的村民小组出诊,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她都会顺便看望周边的患者。

    一来二去,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余泽英成了村民们最信赖的人。办银行卡、补办身份证……村民有大小事都喜欢找她,这是乡亲们对她的信任,也是她放不下的责任。

    看到有的群众暂时拿不出钱看病,余泽英会先把病治好,等到村民有钱了再把药费结了。对于那些家里实在困难的病人,她也会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他们减免一些医药费,减轻点儿他们的负担。

    村里老人突发病症、小孩半夜感冒发烧,只要一个电话,余泽英就随叫随到。28年来,余泽英对工作执着,对群众热情,小小的村级卫生室,一天最多接诊114人,日均保持20余人的急诊量,她把自己当成随叫随到的“乡村120”。

    这些年来,为了方便村民,余泽英还组织16个村民小组建立了16个微信群,预防接种、健康体检等事宜都会在群里进行通知。

    此外,余泽英为了方便村民看病,还摸清了每个村民小组里的有车户,将车辆的状况和车主的姓名、电话进行了备注,让村民出门看病时一个电话就能找到车辆。

    “不是我的医术有多高、多好,应该是28年的坚持,让村里人信任了我。”作为乡村医生的余泽英,每天只能抽出晚上2小时的时间,看看专业书籍,为了考乡村全科执业助理证,余泽英整整坚持了12年。“我当时基础差,白天又忙,晚上有的时候又要出诊,直到村里通了网络后上网学习,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把证考了下来。”

    村民离不开余泽英,同样,无论余泽英走到哪里,村民们都是她放不下的牵挂。28年,余泽英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施坝村,把所有时间留给了患者,被大家称为“家乡宝”。“当了村医以后,我才发现这里的村民太需要医生了,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扎根。”余泽英说。

    作为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余泽英深感责任重大。她表示,一定会继续当好村民的“健康守门人”。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