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化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亮点直击

版面: 文化周刊

那些生活的美好瞬间

——“我家的美好生活”全国摄影作品展掠影


    《俺家田头通高铁》

    谢卫东/摄

    《家和万事兴》

    崔禄平/摄

    《我爱祖国的蓝天》

    刘清晖/摄

    《土楼家宴》

    张炜/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范语晨

    “这个画面好有趣”“真实的瞬间很感人”“这么大年龄的老奶奶电子产品还玩得转,真厉害!”……

    秋日的一个下午,虽然时间已经临近闭馆,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一层右侧的展厅里,仍有一些观众被摄影作品中凝结着的动人瞬间深深吸引,一边驻足认真欣赏,一边不时与身边一起观展的家人朋友讨论,抒发着内心的强烈共鸣,表达着对未来家庭生活的满心期待。

    这里正在展出的是“我家的美好生活”全国摄影作品展,展览以丰富多彩的摄影作品诠释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表达广大妇女和家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用幸福温馨的家庭生活画卷,迎接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本次展览由全国妇联宣传部指导,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东莞市总工会、东莞市妇联、东莞市文化馆共同举办,人民网图片频道支持。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展览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0幅作品,经初评和复评选出100余幅作品展出。

    展览中的这些摄影作品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新时代家庭生活的美好瞬间,反映了爱国爱家、天伦之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安居乐业等和谐积极的家庭文化,呈现了新时代中国家庭的新变化、新面貌和新气象,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体现了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新鲜的时代气息,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弘扬文明新风、传承优良家风,发现和创造更多的家庭美好生活。

    在博物馆现场探访时,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看到,展厅的展陈背景洁白、简约,却不失温馨。顺着导言看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视角、不同主题的家庭日常图景——

    《快乐一家》《惬意周末》《推着母亲看菊展》《乡村乐》等作品用明丽的色彩和生动的细节,展现出普通家庭日益丰富的闲暇时光,跑步、看展、骑行、读书、演奏乐器等亲子互动的画面满溢着天伦之乐;《航天梦》《我爱祖国的蓝天》《生活交响曲》等作品将镜头聚焦平凡人的梦想与追求,有灿烂的笑脸,亦有坚定的背影,不变的是,热爱在两代人之间传承,流动不息;《塔吉克人家》《年味》等通过宴请等家庭生活情景,呈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极具特色的风土民俗;《大桥对面是我家》《夫妻田间直播》则用生动的构图,捕捉着乡村振兴带来的生活变迁——现代与科技早已融入田间地头,家庭的温情与幸福折射出国家的发展繁荣。

    多彩的家庭生活画面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人物关系与情感流动的瞬间定格:《甜蜜的生活》中,柿子构成的橙色背景下,一位小男孩正手拿食物和小狗玩耍,而身边的母亲正在充满爱意地望着儿子;而在《家和万事兴》中,光束透过挂在院门口的玉米,照在门边的人物身上,父亲正在与女儿交谈,两人的脸庞之间,氤氲着饭碗冒出的腾腾热气……

    影展中最令人惊叹的,则是自然与人文的融合,现代与传统的遇见。《土楼家宴》以俯瞰的视角,将福建传统建筑土楼的全景呈现出来,在远方蓝天和植被的环绕映衬下,视觉效果极其震撼。向照片中心定睛看去,亮着的红灯笼和贴着春联的家家院落,以及正在团聚的一家人,构成了一幅民俗人文、自然风景与家庭温情完美交融的画面;一列高铁正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中飞驰着,画面的下方则是金黄的麦田,和手拿麦穗的老两口,他们灿烂的笑意中,这幅作品的主题已经跃然而出——《俺家田头通高铁》;在《家有喜事》中,一位年岁很大的奶奶开心地拿着手机,瞧,老年人也能活力满满地玩转科技!

    展览中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东莞特展。这一特展由东莞市妇联主办,特展选取了携手并进、勇攀高峰的科学家家庭,五代行医、妙手仁心的中医世家,三代执教、辛勤育人的教师家庭,爱岗敬业、热心公益的职工家庭等东莞最美家庭代表,以影像的形式展现莞邑最美家庭爱国爱家、相亲相爱的风采,讲述他们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故事,激励广大家庭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家庭力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