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在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们深入学习交流习近平文化思想,纷纷表示,将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凝聚民族复兴巾帼力量,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坚定文化自信 做文化强国的建设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网络作家、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韩路荣代表见证了中国网络文学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新时代网络作家的使命,就是要用新的文学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凝聚巾帼力量,做伟大时代的记录者、人民心声的表达者、文化强国的建设者。”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员杨小玉代表曾多次参与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
“龟甲兽骨上的一笔一划,铭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静处时,与3000多岁的古汉字进行心灵“对话”;讲解中,将古汉字演变、文物历史娓娓道来。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庭,甚至国际友人因此爱上汉字,杨小玉代表感觉自己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博物院是保护、传承、弘扬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作为一名一线讲解员,要在守护传承展示中华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激发观众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杨小玉坚定地说。
讲好中国故事 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
作为一名博物馆工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壮族博物馆馆长李敏代表一直在思考“如何发挥壮族博物馆的职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不仅要当好‘看门人’,更要当好‘讲故事的人’,以广西‘花山左江岩画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为代表,不断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精神,创新展览和教育形式,引导人们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的优势,让中华文明优秀成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副院(校)长贾菊兰代表说,“党和政府一直以来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为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西安三意社“当家人”侯红琴代表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基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做守正创新的戏曲传承人,更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用高水平、高质量的戏曲佳品讲好当下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再建新功。
注重家庭建设 培育家庭文明新风尚
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是支撑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文明建设非常重视,他多次提到,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江西省景德镇市妇联主席郑伟秀代表表示,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推进家庭文明建设,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举措,也是我们妇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树立新时代的家庭观。”在河南省安阳市妇联主席程婵娟代表看来,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根本遵循,特别是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构成了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的精神内核。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程婵娟说。
(统稿:姜军旗 参与采写:张凌漪 陈姝 高峰 党柏峰 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