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的皮肤疾病,典型皮损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
国际银屑病协会联合会将每年10月29日定为“世界银屑病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所有银屑病患者拥有获得治疗的机会”。专家表示,如今,银屑病的治疗方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所有患者都应积极治疗,早日走出“银”影。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崔勇介绍,据统计,全球约有1.25亿名银屑病患者,我国约有650万名银屑病患者。
“银屑病除了影响皮肤,还可能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崔勇表示,比如部分银屑病患者伴有关节炎,部分银屑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此外,银屑病患者也可能罹患抑郁、焦虑甚至自杀倾向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一块接一块的红斑,上面覆盖层层鳞屑……这是广西南宁市一位21岁在校大学生王怡(化名)双手的银屑病症状。
“日常人际交往中最普通的握手我都不敢。”王怡说,虽然自己已经在积极治疗,但心理负担仍然较重,产生了自卑情绪,“经常感觉周围人投来异样目光,我也总忍不住跟老师和同学解释银屑病不传染。”
“观念与认识上的偏差是我国银屑病治疗现状的核心痛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主任林有坤表示,包括银屑病患者在内的许多人都缺乏对银屑病的正确认知,导致患者不愿就医或相信偏方,我们应给予银屑病患者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对他们多一点关爱。
“因为无法根治,所以疾病管理尤为重要。”林有坤说,银屑病造成皮肤损害只是一方面,还可能合并其他疾病的发生,如关节炎、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研究表明,早期积极干预,会大大减少共病发生,提高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何春霞表示,银屑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与其相关的生物学通路有很多条,每个患者的发病机制都有可能存在着一些细微的不同,致使难以治愈和统一治疗方案,临床多需要“个体化”治疗。
近年来,新型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等创新疗法开始在业界逐步应用。何春霞介绍,新型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与传统治疗药物最大的区别在于精准靶向特定细胞因子或炎症通路,实现治疗效果更好、不良反应较小的目标。
何春霞表示,创新药品可以帮助患者实现更好的治疗目标,由于生物制剂更为长效,也有利于推进银屑病的规范化诊疗,减少患者银屑病的复发。
(记者 沐铁城 黄凯莹 田晓航 彭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