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综合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综合

东部战区总医院帮扶藏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万里经年相援 情满藏北高原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 汪卫东 戴焓

    虽是初秋时节,平均海拔4800多米的雪域高原西藏安多常常是银装素裹,一片苍茫。这里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50%,年平均气温在零下3摄氏度,年冰冻期超过250天。

    在东部战区总医院援藏医疗队员眼里,这样的景致是熟悉而亲切的。

    今年9月,带着责任和情感,医院王强政委亲自率队,消化内科汪芳裕主任、麻醉科张利东主任、心血管内科王立军主任、心胸外科申翼主任、神经外科马驰原主任、烧伤整形科袁斯明主任、检验科时永辉副主任组成的“联勤军医老区行”专家医疗队飞赴“长江源头、雪域北门”的西藏安多县,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

    缺氧,但不缺精神。平均年龄超过40岁的医疗队员努力克服胸闷、头疼、失眠等高原反应,努力书写最硬核的军医援藏答卷。

    “山高路远,不能成为我们帮扶藏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障碍。”王强政委的一番话道出了医疗队此行的目的,“要通过远程会诊、医疗巡诊、健康知识讲座等一系列举措,让藏族同胞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当地医院带去先进技术和理念。”

    翻过一重山,还有一重山,医疗队巡诊的脚步不停歇,走一路巡一路。

    在拉萨江苏省援藏指挥部,医疗队为江苏援藏干部进行健康体检;来到安多县,医疗队在县委、县政府和当地医院开展座谈,研商对口帮扶工作;走到医院里,医疗队开展教学查房、知识讲座、坐诊问询等工作;他们到藏族同胞家中、走进青藏铁路护路中队及养老院开展巡诊义诊;为10余家军队单位官兵进行健康咨询。

    短短几天,累计行程超过1000公里,对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援藏医疗队来说,这一条熟悉的路,一走就走了21年。

    今年3月,由骨科邵为,呼吸内科颜文杰、顾晓凌,儿科孙涛,内分泌科杨新怡、丁巍,输血医学科范许州,妇产科吴曼、贲馨馨组成的第21批援藏医疗队来到西藏安多开展驻点帮扶。

    藏族同胞的需求就是帮扶的方向;藏区同胞的困难,就是服务的重点。

    加班加点,不辞辛苦,为了藏区同胞的健康,第21批援藏医疗队先后接诊患者2000余人次,为驻地官兵及百姓巡诊150余次。

    从“输血”变“造血”。援藏医疗队还录制了“健康知识讲座”,并指导安多县医务人员参加那曲市首届院前急救技能竞赛,获得团体第二的好成绩。

    缺什么,就把最好的给你。开展学术讲座20余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7项。这是东部战区总医院每一位官兵的实实在在的心愿,亦是东总人的格局和担当。

    走在军队医院的前列,这是东总人对自己的一贯要求,援藏同样不例外。

    早在2001年,原南京军区总医院与安多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协作帮扶关系。近年来,在医院党委的带领下,一批批援藏医疗队员离开家乡和故土,肩负重托、迎难而上,与西藏党员干部一道,在雪域高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倾情帮扶下,安多县人民医院新的住院部拔地而起;超声诊断仪、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等一批高精医疗设备应用在临床,400余项规范化文书,20余项核心医疗文书成为指南,医院成功创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他们为帮扶医院解决一项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支技术团队。藏区一尺一寸的变化、一枝一杈的发展背后,是一批批援藏队员的奔跑和努力。

    一张张热情的笑脸、一声声衷心的感谢、一个个忙碌的声音,勾画出这片高原热土上最美的画面。下乡医疗巡诊后满车的哈达,一碗热气腾腾的酥油茶,送别时一位藏族老人缓缓举起右手敬礼……在雪域高原,这样令人动容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东部战区总医院的负责人表示,“带不走的解放军医疗队”仍将以跨越山海的深情,将援藏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儿里。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