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辅助生殖科胚胎实验室负责人匡延平和吕祁峰团队突破试管婴儿前沿技术——核质置换技术(又称线粒体替换技术)中关键瓶颈,发明并利用“胞浆甩脱”技术、“管压促融”技术、“管促融合法”等,降低了核遗传风险和母源线粒体残留率及其潜在的线粒体遗传风险,为第二极体核质置换技术和纺锤体核质置换技术临床应用的解决提出了革新方案。
近年来,第四代试管婴儿治疗技术通过将母亲的核遗传物质转移到健康志愿者捐赠的去核卵子中,实现在不改变卵子核遗传基因的情况下改善卵子胞浆质量,以提高受精发育质量或降低致病线粒体遗传给后代的风险。这一核质置换治疗方案的提出,进一步满足了因卵子条件不佳造成生殖困难患者的助孕需求。
据悉,团队已完成“胞浆甩脱”“管压促融”等系列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吕祁峰表示,这些新方案的提出及应用可提高第四代试管婴儿治疗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为不孕不育疑难患者或线粒体遗传病携带者带来曙光,但该项技术的应用推广还有待法律和伦理的进一步论证及完善。
(徐英 凡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