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高亚菲 发自北京 11月7日,“初音——世界口弦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拉开帷幕。来自云南丽江的彝族口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国国现场为观众进行了口弦演奏展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范子烨为展览捐赠了两枚中国古代骨质口弦。著名书画家范曾为展览“初音”题字,著名歌唱家、书法家胡松华题写“初音天籁”致贺。
口弦作为一种音乐文化,体现的是“一种生生不息,由古衍今的文化现象”。其延续传承之久,正是中华文化亘古绵长、不曾中断的象征;其传播辐射之广,又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互动、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本次展出的116套口弦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百余个民族。展览以出土口弦(簧)为叙事主线,通过文物展品与非遗传承的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的结合,深度解析口弦的文化价值。
据悉,该艺术展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和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联合主办,将持续至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