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乡村振兴 PDF版下载

版面: 乡村振兴

数字“新农人” 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10月27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平溪镇长岭村,主播赵小飞正在进行直播带货。

    ■ 梁文 文/摄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飞,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些山货……”一部手机、一只话筒,“乡间赵小飞”每隔一天会准时出现在直播间,给网友们推介家乡的土特产。

    “赵小飞”原名赵飞,是地地道道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平溪镇人,前些年她一直在外打拼。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后,在返乡人才政策扶持下,作为基层党员的她果断返乡创业,通过直播形式把当地特产销往省内外,成了大山里的“新农人”。

    两个小时的直播结束后,赵小飞会及时查看平台销售情况,给下单的网友发货,接着策划第二天要拍摄的短视频内容。日复一日,赵小飞记录乡间生活,分享百姓日常,短短两年时间粉丝关注率达120多万人。

    “作为基层党员,我有义务将本土特色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资源推介给大家,为乡村振兴贡献绵薄之力。”赵小飞说。

    村里人常种植黄豆,赵小飞就去拍摄黄豆产业及衍生的豆腐乳、豆豉、豆皮等农特产品。她先后跑遍家乡的每个角落,记录食材的生长和制作过程,通过短视频方式推荐家乡美食,深受网友喜爱。她把粉丝的注意力资源转化为产品的巨大销量和正面口碑,为家乡销售腊肉、葛根粉、小米、土鸡蛋等,销售额年均200万元以上。

    近年来,黄平县积极培育直播带货新型人才,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通过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