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山西沁水县创新探索家庭纠纷化解新路径

“树礼”更要“树理” “和合家”服务家庭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著名作家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山西农村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生动场景,小说中塑造了“常有理”“惹不起”“铁算盘”等经典人物形象,也描写了很多典型的调解农村纠纷的方法。如今,在赵树理的家乡山西省沁水县,“赵树理调解模式”正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一个典型经验推广开来。

    “赵树理调解模式坚持‘树礼’更要‘树理’的理念,‘树礼’是矛盾纠纷化解的基础,‘树理’是成功化解矛盾纠纷的路径。”沁水县妇联主席白利平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赵树理作品中蕴含着非常接地气的化解纠纷方法,依然适用于当代社会治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提出‘赵树理调解模式’的原因所在。”

    “树礼”更要“树理”

    2022年5月,一对夫妻来到沁水县人民法院“树理调解室”,诉说家中八旬老母无人照顾的难事。老人曾经历两段婚姻,育有四子一女。老人此前一直随单身的大儿子生活,但不久前大儿子因病去世,其余的几个孩子在老人养老问题上出现了分歧。经过充分了解,“树理调解室”与妇联、司法等单位沟通协作,商定了调解方案,随即组成了调解小组主动上门调解。

    白利平介绍,“我们的办法就是先把脉后治病,通过调解人员让所有当事人各自先把心里的不满情绪发泄出来,这时候大致就明白谁是‘常有理’,谁是‘铁算盘’,谁是‘惹不起’了。把好脉也就有了调解思路,在后续的调解中,调解人员会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为每个子女细算经济账、亲情账、名誉账,从情理法入手,既让他们各自认识到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也让他们明白兄弟姐妹之间应相互体谅。其实有时候,家庭矛盾纠纷相互之间就是为了争口气,有调解员从情理法三方面摆事实讲道理,再提出一个合理的方案,当事人也都能解开心里的‘疙瘩’。”

    在妇联、法院、司法多部门合力推动下,这起家庭矛盾纠纷得以成功化解,也成为“赵树理调解模式”本土化、时代化、个性化实践运用的典型例证。

    “树理调解室”是沁水县为推进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于2021年6月在县法院设立的一个矛盾纠纷综合调解室。沁水县法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院依托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借助“树理调解室”工作平台,成立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心理疏导员“三大员”家事辅助队伍,在加强反家暴普法宣传的同时创新工作方法,简化人身安全保护令审查程序,设立申请保护令绿色通道,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2023年5月,全国妇联调研组在沁水县人民法院调研期间,详细了解了该院在家暴案件处理中的情况,提出要加强多部门联动,妇联要积极配合法院开展婚姻家庭纠纷诉前调解工作,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发生,与法院共担权利维护保障职责,共守社会文明和法治底线。

    嘉峰引领“家风”

    除了联合公检法打造“树理调解室”,沁水县妇联还成立了“和合家”家庭建设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

    沁水县嘉峰镇尉迟村是赵树理的故乡,赵树理的很多作品以这里为原型,并在这里创作完成。为了更好地挖掘赵树理文化资源,县镇两级妇联结合“树理文化”,选树创建“嘉峰·家风”文明品牌,以提高家庭教育服务质量、传承优良家风、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为抓手,以“和合家”家庭建设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之家等为平台,组建“妇联+N”调解团队,探索建立“三横六纵”家庭建设服务机制,将“树理文化”的群众立场、群众理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致力于为有需求的妇女和家庭提供心理健康疏导、家庭教育辅导、婚前教育宣导、家事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援助等服务,推动家风建设落地开花。

    “三横”是指县、乡、村三级,“六纵”指政法、公安、法院、司法、民政、妇联六个部门及乡(镇)、村(社区)的派出机构(人员),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无缝衔接,纠纷化解多部门联合。最终通过婚姻家庭纠纷“五色”预警处置机制的完善,专业人员适时介入,形成风险联查、问题联治、工作联动的工作合力。

    “我们借助沁萱女性学堂、沁萱巾帼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系列讲座,通过对夫妻相处模式、家庭关系处理、沟通技巧与冲突处理等内容的培训,不断增强每个社会成员的家庭观念、责任意识和沟通能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法律法规相关宣传宣讲活动进学校、社区、进乡村,通过‘说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切实帮助基层妇女群众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白利平说,沁水县妇联通过发挥妇联组织优势,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抓手,以调解和普法相结合,日常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和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教育相结合为支点,将正确积极的婚姻家庭价值观宣传到婚姻的各阶段。

    白利平表示:“与此同时,沁水县还通过持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建设活动,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充分挖掘、运用、弘扬孝老爱亲、家庭和睦、亲仁善邻等优秀传统家规家训文化,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家风氛围,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