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家庭周刊 协同教育 PDF版下载

栏目:教育观

版面: 家庭周刊 协同教育

从涉童话语的自洽原则说起


    ■ 薛元箓

    以下是一档儿童综艺节目中的嘉宾评议:“虽然会面临磨难、痛苦和失败,但你一定要咬牙坚持。”

    这句话如果说与成年人,或许算“金句”,因为它建立在成年人之间的价值共识之上——唯有以谋取恒定和清晰的目标为前提,才会以牺牲切身的快乐为代价,承受磨难、痛苦和失败。但是,放诸儿童的语境,这句话就失之于逻辑自洽,从而也失去了教化的可能。因为孩子们会疑惑:既然一点儿都不快乐,为什么还要坚持?

    无论是公共舆论中的涉童话语,还是家庭中的长辈鼓励,类似的语境错置和逻辑失恰现象并不鲜见。尤其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督导过程中,这一现象所导致的后果,不仅仅是父母的努力失效,更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隔阂,从而直接影响作为家庭教育最重要基础的亲子信任关系。

    对儿童语境下的话语解读,是每个家长都需要认真学习的一门功课。事实上,比较儿童之间的同龄话语和成人的涉童话语,是一个不断给人惊喜的发现之旅。如果你对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抱有兴趣,那么很快,你就会体味到互补性所带来的价值。你不但会对“天真”“幼稚”“童言无忌”这些习惯性成人评价做出反思,还会以儿童话语为鉴,钩沉自己的成长历程,检讨自己今天的得失价值。总之,发现儿童话语,首先启蒙的,是对儿童真正的平等相视,而非仅仅将其作为一种话术。也因此,这门功课的功用,绝非一般家教意义上的基础课,而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学习的初步,是构建亲密坚实的家庭关系的基石。

    与孩子做朋友,建立朋友式的父母与子女关系,这样的说法虽然常见,但也仅止于家长圈。如何让老生常谈下沉到与孩子的真正交流中,坐而论道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倾注足够的耐心和些许智慧。长辈们也常欣喜于孩子说大人话,却鲜见大人会说孩子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儿童话语、学习儿童话语,还涉童话语以语境适当和逻辑自洽,就是与孩子做知心朋友,从而建立有效沟通、互相信任的重要步骤。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