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 李欣君 邱燕
曹家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鹿城镇学桥街社区的一名妇联干部,她在社区调解员的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用情,得到了身边同事和广大妇女同胞的称赞。
同事眼中的“热心人”
曹家庆在社区工作15年来,始终对人都是笑脸相迎,大家习惯称她为“曹姐”,都说她是一位热情、开朗的好大姐,工作积极主动、尽职尽责。“曹姐”说:“一个人最大的快乐就是能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2年初,刚到社区工作的小李,为人比较内向,面对社区划片区、分网格开展工作的形势,小李找不到切入点,面对群众工作,也不知道如何打开局面。
“曹姐总是在进网格开展工作时带着我,带我熟悉网格的工作,我原本紧张的心也慢慢放松了下来。”小李说,“社区是个大家庭,是直面群众的窗口。以前我不会接待群众,会因一些语言或者方式的问题造成误会,曹姐看见了会主动过来帮我说话,给我意见,让我的心无比踏实。”
群众眼中的“贴心人”
虽只是一名社区调解员,但曹家庆总说:“群众之事无小事,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关系的却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若不及时化解,‘小火星’就会变成‘大火苗’。”
2023年3月,住在辖区同仁大院的小区住户谢某到社区反映,因装修拆除承重墙引起邻里之间的纠纷,谢某找危某当面沟通无果后,希望“曹姐”给予协调。
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不容忽视,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曹家庆马上与对方沟通,经过反复举例子、讲道理,危某的抵触情绪慢慢地缓和下来,曹家庆对危某说:“阿姨,楼房的相邻各方,要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来处理好邻里关系,房屋要住着安全,邻里要和谐才安心,平安是福嘛,您说对吧!”
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疏导,两家因装修拆墙的矛盾纠纷成功化解。
妇女眼中的“知心人”
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中,曹家庆以自己独有的亲和力和说服力,成功调处了一件件因家庭、婚姻引起的矛盾纠纷。
李妈妈随老伴居住在学桥街辖区的一个小巷子里,本是安享晚年的幸福时光,但离婚后的儿子小李不上班,一要钱就在家里赖着不走,遇到不给就大吵大闹。对于年过古稀仅靠李大爷退休金生活的老两口,宛如遭到晴天霹雳。于是,老两口找到曹家庆。曹家庆一边宽慰着老两口,一边将此事记在了心里。
经过几次调解,小李说一套做一套,没有什么改变,最终曹家庆从小李的所长和实际需求入手,帮他找到了一份工作,让他有独立生活的经济来源。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消除了小李和李大妈老两口心中的隔阂,面对如今的和睦家庭,李大妈一遇见“曹姐”就高兴地拉着她的手反复说着:“谢谢!谢谢你!”
多年来,曹家庆一直都是居民身边的“热心人、知心人、贴心人”,用心用情解决居民的闹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先后化解了150余件矛盾纠纷。2019年,她挂牌成立“曹姐调解工作室”。现在,曹家庆和她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已经成为基层社区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幸福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