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新女学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焦点透视

版面: 新女学周刊

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立足中国视野 注重本土实践

——聚焦2023年妇女与性别史学术研讨会


    阅读提示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视野与本土实践:妇女与性别史学术研讨会”上,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20余名学者,围绕女性主义与性别理论的本土化、女性与政治和战争、女性与家庭、婚姻和生育、女性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以及方法、史料与视角的变化进行了探讨。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裔昭印教授在总结时建议:以中国视野探究世界妇女与性别关系发展的历史,并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和谐的性别关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 鲁迪秋

    2023年11月11日,一年一度的妇女与性别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今年的主题为“中国视野与本土实践”。会议由上海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上海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以及《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编辑部主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20余名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参与了这场学术盛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裔昭印主持的开幕式上,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海燕、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郭小凌、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燕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黄洋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沐涛分别致辞。

    女性主义与性别理论的本土化

    女性主义概念与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有着自己的历史。《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编审畅引婷分析了中国妇女/性别研究话语体系的内在逻辑,强调了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妇女解放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少鹏以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妇女运动为例,考察了“社会性别”这一分析范畴引入后在中国近现代妇女史研究中带来的范式转型和局限性。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李瑞璞以倍倍尔的著作《妇女与社会主义》及其妇女解放理论在中国转译、接受的过程,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裔昭印教授回顾近现代中国和西方妇女运动各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分析了中西妇女运动之间的差异及其社会文化渊源。

    女性与政治和战争

    历史上,女性以各种各样的角色和方式参与政治活动,对国家构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安徽大学讲师石烁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影响,提出这将有助于该领域的学者关注历史上的女作家。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乔玉红分析了明代中前期女官采选地域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的原因,以此管窥明代中前期政局的变化。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讲师吕晓彤考察了1925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卷烟厂女工的运动。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邵雍考察了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党员女教师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争取和平民主与妇女解放的活动。复旦大学教授陈雁探讨了1949年亚洲妇女代表会议在新中国召开的国内与国际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海利从性别史视角考察了“埃及”国家一词。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陈悦聚焦马其顿王朝,梳理拜占庭帝国皇室女性头衔的变迁历程,探讨皇室女性在皇帝专制制度中的作用。

    战争以残酷的方式影响古今中外女性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女性带来改变传统的机会与可能。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施妍从性别视野考察安史之乱中承担不同家庭角色的女性所经历的不同境况,认为女性既在男性书写家国忠孝观念中发挥作用,也呈现出多元的生命样态。五邑大学副教授冉琰杰分析了全面抗战时期粤中地区侨乡不同身份背景的妇女在中共领导下抗日救亡的表现。

    女性与家庭、婚姻和生育

    家庭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婚姻、生育问题,得到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焦杰分析了汉唐时期医书中的胎孕知识,提出这些知识带有明显的男性中心色彩,存在强烈的性别选择倾向,在本质上反映出权力与知识建构之间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胡博文梳理了正史《列女传》中三类女配角,指出这些配角与主角一样,也是围绕着“孝节慈”三种观念来塑造的,体现出家庭的温情。复旦大学博士生李尚阳考察女性革命家王汝琪在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起草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谢芝芹聚焦古代雅典妇女隐居的现象,探讨当时的性别关系。福建师范大学讲师孙仁朋分析了古典时期雅典嫁妆的功能与意义,提出嫁妆具有礼物和担保双重性质,既保障家庭的繁衍与传承,也维护城邦社会的稳定与延续。兰州大学教授姬庆红阐释了古罗马时期精英对乳母既鄙视又美化的矛盾心理,认为这反映出乳母模棱两可的社会角色和依附形象。南开大学博士生邰鑫玉探讨了罗马埃及行省保护妇女生育的较为完备的体系,认为这些保护措施为人口和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是行省成为罗马帝国商贸大省的重要原因。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倪滕达回顾19世纪以来学界围绕罗马奥古斯都的人口普查数据展开的争论,分析“低计数”和“高计数”两大对立观点存在的漏洞与缺陷。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生胡文柳阐释了英国学者玛丽·斯托普斯的生育控制思想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陈思蓓论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早期革命领袖柯伦泰的婚恋观念在苏联和中国的不同境遇,指出这种差异反映出政府在革命理论与国家现实需求之间的取舍。

    女性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

    与会学者也关注女性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江西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万水标、袁兴钱和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宋青红展现了汉代女性服饰的多种样式及其特点。宁波大学讲师奚丽芳分析了《女范捷录》中关于食物与女性的叙述,认为这种叙述赋予食物以教育价值,为理解明清时期女性的自我认识提供了独特视角。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王玉洁分析了中国历史上“楼与女性”的关系,指出因为男性是设计与建设的主体,所以空间也具有性别区分与塑造的意味。上海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苑莉莉阐述了中外历史上女性慈善的历史演进与变迁。华南师范大学讲师赵莉莉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19世纪末来华的美国女传教士斐尔德对广东民间社会的观察与记录,分析其书写中的女性关怀、女性主体意识。

    方法、史料与视角的变化

    本次研讨会在研究方法、材料、视角上呈现可喜的变化。在研究方法上,文化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体现在与会学者对话语建构、观念流变、女性身体、男性气质等话题的关注上。山东大学教授王向贤以清末民初《大公报》上刊登的中西月经医论为例,探讨双方如何建构了“月经使女性虚弱”的身体感话语,从而参与了现代中国早期女性观念的建构。上海师范大学讲师陈晨关注现代日语女性称谓语变迁的历史。安庆师范大学学生汪雪倩围绕近代中国女性的放足与剪发运动,阐述女性身体自主权与女性解放话语权的斗争。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杨凡考察了在城邦时代,雅典和斯巴达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塑造男性阳刚气质。在研究材料上,除了传统的文献材料外,学者开始挖掘利用口述、物质、图像等更多不同种类的材料,以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郭海文、博士生米佳鑫以《奁史》为基础,从物质文化的视角探究中国古代女性的私密物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菁考察了明清时期江南宜兴地区的牌坊。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张如意提出,口述是“慰安妇”问题研究至关重要的材料,可以和档案文献、场所遗迹等互证。在研究视角上,跨国视野、全球视野越来越得到重视,与传统的民族国家视野相得益彰。广西师范大学讲师林漫分析了多元文化主义在促进美国妇女与性别史走向全球化中发挥的作用。西南大学讲师何芳从跨太平洋视野切入,探究以缠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信息与知识如何在跨国、跨种族、跨文化语境中被生产与实践。

    在会议总结环节,裔昭印教授对国内妇女与性别史研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以中国视野探究世界妇女与性别关系发展的历史,并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成果,努力进行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力量。第二,进一步加强妇女与性别史的资料建设,努力扩大史料的来源,并关注历史上不同阶层的女性尤其是下层女性的状况。第三,进一步开展跨学科研究,丰富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的内容。第四,妇女与性别史研究者要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和谐的性别关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