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富东燕
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74人。其中共有6名女性,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分别为北京大学的段慧玲,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金奎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陈春英,清华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的颜宁,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李惠。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为华中农业大学的金梅林。
从年龄分布来看,6位女性的平均年龄为55.2岁,与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4.7岁基本持平。其中,颜宁45岁,为此次公布的所有院士中最年轻的三位院士之一。最大的是金梅林,68岁。其余4位女性年龄在52岁到57岁之间。
6位女性的研究方向分布在多个领域,覆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技术科学、农业学等,具体分别为界面力学、流固耦合力学,光物理,蛋白冠分析与纳米药物分析,膜蛋白结构生物学,桥梁工程,以及动物医学,她们在这些科研领域中均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永英分析,从年龄来看,此次增选的女院士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平均年龄比2021年增选的女院士年轻2.9岁。从领域来看,数学物理学部10人中有两名女性,占比20%,另外还有从事纳米技术、生命科学研究等女性入选,体现了女科学家在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基础学科作出的重大贡献。
据统计,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中女性占比达四成以上,相比之下,作为科技界最具科研实力和引领科技发展方向的尖端人才,两院院士中女性人数仍有待提升。
为了促进女性科技人才成长成才,2021年7月,科技部、全国妇联等13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明确在“十四五”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要坚持性别平等、机会平等,为女性科技人才成长进步、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女性科技人才。
为进一步提高女性科技尖端人才比例,张永英建议,一方面,相关部门要为女性科技人才成长提供更多支持性措施,例如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探索设立女科学家项目,在国家各种科研项目中适当放宽女性申请人年龄限制,鼓励科研机构为女性科研人员生育后重返科研岗位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建议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中,鼓励提名更多优秀女性作为候选人,在同等条件下支持女性优先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