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黑猪肉为代表的“吃好肉”消费需求逐年递增,进一步催生了中国本土培育、符合中国消费需求的黑猪品种需求。
为此,自2013年开始,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黄路生牵头,联合江西山下华系种猪养殖有限公司、南昌师范学院,组建新品种育种团队,启动了“山下长黑”猪品种培育。项目组甄选了4个代表性中国本土猪种,与3个引进猪种开展杂交试验,历经十年6个世代持续选育,攻克了体型小、产肉量低、毛色分离等重点难点问题,成功育成了“山下长黑”猪新品种,实现了江西省1999年至今24年来畜禽国家审定新品种的新突破。近日,该成果获2022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据悉,“山下长黑”猪肉色、大理石纹、嫩度等肉质指标远超国外引进猪种,比现有优质肉猪多1~2对排骨,产肉能力明显增强,宰后平均瘦肉率达59.78%,种猪及宰后胴体比较优势明显。新品种适合作为养猪三元繁育体系的第一父本品种使用,也可纯繁生产优质肉猪。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