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家庭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集思录

版面: 家庭周刊

婚姻制度转型下的中国社会日常——

家长的婚育观呈现传统和现代杂糅


    ■ 计迎春

    2021年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数据显示,我国的初婚年龄出现明显推迟,且推迟速度大大加快。平均初婚年龄在2010—2020年间增长了3.8岁,达到28.67岁,其中男性超过29岁,女性接近28岁。与此相应的是,我国的婚姻登记量自2014年开始逐年下降,去年全国婚姻登记量仅为683.3万对。

    我国社会正快速从早婚普婚社会向晚婚少婚社会转型,这个静悄悄的变化可能就发轫于过去五到十年间。

    那么,如何理解这种变化?一方面,传统的中国婚姻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其经典名著《生育制度》中指出,传统中国婚姻制度兼具绵延子嗣和规范性行为的双重功能,并非为了满足个人的爱情和欲望。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对这种传统婚姻的生育目的及功能的最好阐述。在父母包办婚姻习俗下,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处于早婚普婚状态,且婚姻与生育的联系高度制度化——婚姻往往意味着生育,生育则基本发生在婚姻之中。另一方面,婚姻亦是对两性关系与社会秩序的规范与约束。非婚性行为被严格限制,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双重标准 。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新的《婚姻法》,年轻人有了决定恋爱、结婚和离婚的自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中国人民依然珍视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传统强势复兴。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据马赛克现代性这个本土化的社会学概念来理解当今中国社会传统现代并存,杂糅交织的斑斓图景。杂糅现代性不仅存在于宏观社会结构中,也体现在微观日常生活中。传统现代之间有着复杂多变又极富创新性的互动和转化机制,其组合在不同人群、地区和维度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和不均衡性,因而可能在不同社会群体间孕育潜在的矛盾和冲突,例如代际、两性、城乡居民间不同的婚姻和性别观念。

    在马赛克现代性理论概念的指导下,过去三年里我们对上海市人民广场相亲角进行了参与式观察,并访谈了42位为子女相亲的父母。我们发现,男女双方的父母在对待传统婚姻规范、非传统亲密关系以及生育的态度上具有传统现代杂糅的态势,并呈现出非常鲜明的性别维度。

    我们发现,约半数家长希望孩子一定要结婚。为独生女相亲的卫阿姨就认为,男女结婚是人生自然规律,“女为阴, 男为阳,为了阴阳平衡一定要结合的”。不少家长特别是女方家长则开始反思,认为不应该为结婚而结婚,相爱、幸福、陪伴、合适等才是结婚的前提,不结婚也可以是一种选择。华叔的女儿四十多岁,被相亲角的家长们认为已经超过最佳生育年龄,而受奚落没有结婚的价值。华叔若有所思地说:“我觉得人生如果没有婚姻,好像也不缺了一段什么。”

    孙阿姨家境宽裕,有多套房产,独生女收入可观。她希望女儿不要因为外在社会规范的压力“随便”结婚,“碰到喜欢的就结婚。”“想结就结,不想结就不结。”如果以后嫌老爸老妈烦了,就让女儿搬到自家其他的房子里住。她对女儿讲:“你的家人是支持你的,我和你爸爸就你一个女儿。”卫阿姨则认为经济独立、名下有房的女儿既有结婚的自由也有离婚的自由,“你有勇气结,你也有实力离。”

    相对于女方家长,男方家长往往更强调生育的重要性。一些男方家长直接将女性的学历和智商、优良基因传承与生育、孩子照料及受教育程度等联系起来。陶叔叔将生出“合格”的高智商宝宝作为目标,说女方的高考成绩、智力是儿子择偶的“唯一标准”。来自东北的柏阿姨为独子相亲,她说:“人必须完成一生的使命,要传宗接代。”

    男方家长对生育的过分看重引起不少女方家长的强烈不满。为独生女相亲的许阿姨直言,不少男方寻偶者年龄越大,反而要求女方年龄越小,这是对女性的“物化”。

    为“90后”大女儿相亲的周阿姨非常排斥同居,认为对于自己这样的“传统家庭”来说,同居“对女孩子是硬伤”。相比较而言,一些男方家长在这个问题上显然更为豁达,也有少数南方家长拿出了双重标尺。窦叔叔为独生子相亲,一方面,他认为未婚同居、未婚生育,都是人的正常需求,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有过同居经历对女孩的伤害是最大的,男孩倒无所谓。这里折射出一个性别现实:在性关系、性行为上,男女受到双重标准的评判,而且在现实的婚姻市场上,男方的评判往往比女方的评判更有杀伤力。

    总体而言,传统普婚普育规范已经出现了很大松动,人们对非传统亲密关系和性行为的态度也变得更为包容,呈现一种传统现代杂糅并存且具有鲜明性别模式的斑斓图景:女方家庭对于不婚不育更为包容,男方家庭对于传宗接代更为执着;男方家庭对性行为和同居更为开放,而女方家庭则更为犹豫审慎。这种传统与现代观念在男女双方家庭及男女两性身上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可能正是适龄男女做出结婚或者晚婚甚至不结婚决定的微观文化机制。

    中国社会从早婚普婚社会进入晚婚少婚社会的三环动力机制似乎正在慢慢浮现:从结婚成为个人选择,到女性的经济独立和原生家庭的支持,再到男女双方价值观念的性别差异。这个三环逻辑链条共同影响了当代年轻人的婚育或者不婚不育的决定。

    在这里,我们需要阐明的是,经济独立并没有导致女性的不婚,经济独立使得女性有能力拒绝进入没有爱情的婚姻,也使她们有能力走出不幸福的婚姻,“有勇气结,也有实力离”。

    而造成结婚率和生育率不断走低的导火索是男女双方在婚育、性别等方面的观念差异。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提高我国的结婚率和生育率,就必须大力推进性别平等观念,使男女双方在性别平等的道路上相对同步前进,在取得一定共识的基础上平等交流,此举利国利民利家利己。

    (作者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家庭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