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健康 PDF版下载

栏目: 健康关注

版面: 健康

防孩子病情反复,中医专家给出3个提醒

以治未病策略应对呼吸道感染高发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上一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以甲型H3N2为主,其次为乙型的Victoria系。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当前门诊中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超过四成,其他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全人群呼吸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数前三位的是流感、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近日,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的发布会上,对于今冬高发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提出应从治未病的角度进行预防,并给出冬季养护建议。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最近一段时间,多地医院儿科门诊人满为患。从肺炎支原体到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腺病毒,多种病原体感染交织叠加的情况比较多见。目前虽然肺炎支原体的流行强度有所下降,但流感呈现流行高发。根据各地报道,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量高位运行已经超过了一个月,有不少患儿还出现了病情反复的情况。

    患儿病情易反复,中医专家3点提醒须注意

    为防止患儿病情反复,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专家有3点提醒。

    提醒一:症状缓解不等于痊愈,肺炎好转一个月内不要过度劳累。

    一般普通感冒的病程需要1周左右时间,而肺炎后孩子身体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肺炎的肺内病变吸收恢复和孩子的症状好转时间是不完全匹配的,一般都是症状好转比肺部病变吸收快。所以即便孩子已经不咳嗽了,但在症状好转的1个月内,肺部的情况还是很脆弱的,特别是既往有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或免疫病等基础病的孩子以及存在合并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的孩子,恢复可能更慢一些。因此在孩子肺炎刚好的一个月内,家长要特别注意让孩子多休息,让孩子的免疫功能充分修复,否则很可能会出现症状再次反复。上学的孩子在疾病痊愈之后,应该在家里休养几天,等身体状况完全稳定了再考虑复学。

    提醒二:体质增强不能一蹴而就,疾病初愈不要急于锻炼。

    如果孩子既往身体比较健康,没有哮喘、慢性咳嗽或其他基础病,复查肺部病变基本吸收,咳嗽等症状基本消失,可以逐步增加体育运动,从中低强度的散步、做操等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并且每次运动时间可以从半小时开始,逐渐增加至1小时。

    如果孩子既往有哮喘、慢性咳嗽等基础病,或既往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孩子是过敏体质,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不要过早地让孩子进行体育运动,一定要给孩子先完善肺功能检查,评估孩子的肺功能情况,由医生根据孩子的肺功能结果来判断孩子是否可以进行体育运动。如果家长盲目地让孩子去运动,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基础病加重或复发。

    提醒三:病后调养要起居有常,注意卫生,饮食有节,适当锻炼。

    起居有常:要求孩子们生活要规律,按时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13~14岁的中学生要保证8~10小时睡眠时间,6~12岁的小学生要保证9~12小时,3~5岁幼儿园的小朋友要保证10~13小时,在当前的冬季寒冷时节更应注意早睡晚起,充分保证睡眠时间。

    环境卫生:注意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室内空调不能开得过高,保持室内新鲜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注意孩子不能在通风口,避免受凉。同时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减少交叉感染情况。注意手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如孩子们要饭前洗手,体育活动、娱乐活动后要洗手,回家后要洗手。

    饮食有节制:饮食上要合理,荤素搭配,定时定量。嘱咐孩子们要多饮水,每天适当吃些水果,防止“上火”。

    适当锻炼:动则养阳,静则养阴。中医主张“冬藏”,即在冬季要减少剧烈活动,以保护人体阳气,因此孩子们在冬季锻炼身体时,运动量不宜过大,而且要选择太阳出来后再运动,多晒太阳,并且要避免在雾霾天气户外活动。

    以治未病策略应对感染,不鼓励用药物来预防

    近日,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的发布会上,对于今冬高发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提出应从治未病的角度进行预防,并给出冬季养护建议。

    刘清泉表示,对于这类疾病,从中医角度看,属于“风温肺热、温燥”,这类疾病与孩子体内的积热较重有非常大的相关性,这个阶段要让孩子少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过于辛辣刺激或者过于甜腻的食品都容易进一步损伤脾胃,使人体产生积热或者是湿热,积热和湿热内聚以后就容易招致外感,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膳食上,要让孩子多吃蔬菜、蛋奶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且以吃温热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饮食要有规律。孩子身体里的积热和湿热少了,呼吸道疾病感染疾病的发生率就会下降。同时,一定要保持孩子的大便通畅,这对于预防感染是有价值的。

    另外,不鼓励大家用药物来预防。如果孩子身体状态有一些特殊情况,建议去医院尤其是中医医院的儿科医生那里看一看,判断孩子在这种情况下用什么样的药食同源的药物进行干预,提出个性化的保健预防的措施,对于预防肺炎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主任医师李永进向记者表示,对抗感染不仅仅有药物,营养对于增强免疫系统、预防和应对疾病也非常重要。孩子的身体功能和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对外来病原体的防御能力本来就比成人要弱。如果免疫力低下,更容易患上流感、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那么如何增强孩子免疫力?李永进表示:首先,健康饮食对于免疫系统保持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D、锌和铁等,可以增强免疫力。这些营养素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产生和活性,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其次,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助于清除痰液和支原体等病原体。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是维持呼吸道健康的重要因素。

    此外,避免营养不良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营养不良会削弱免疫系统,增加感染各类病菌的风险。因此,确保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避免长期饥饿或过度节食。

    营养可以通过多种医学机制来支持免疫系统的功能,帮助防治各类感染。如ω-3脂肪酸、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等可以帮助减少炎症反应,缓解肺部炎症,有助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对于维持肺部组织的健康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保护肺部免受氧化应激和炎症的损伤,促进肺部组织的修复和愈合。另外,维生素A和锌等营养素对呼吸道黏膜的健康和正常功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可以增强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减少病原体侵入,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营养防治策略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相关链接

    不同呼吸道疾病症状分别有哪些?

    我们常见的支原体感染一般多见于学龄期的儿童,早期症状是高热和刺激性干咳。而流感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只是不同年龄段的主要表现形式可能存在差异。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它跟支原体肺炎是不一样的。流感的早期症状是突然的高热,往往伴有全身的症状,一些比较大的儿童会说头痛或肌肉关节酸痛,年龄小的孩子可能不太会表达,通常表现是精神状态跟以往不一样,小婴儿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不好好吃奶甚至少动等,这个是需要引起家长关注的。

    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毒也是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而这些病毒感染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以观察病情变化和对症治疗为主。

    腺病毒有很多种分型,其中只有部分型别感染才可能在两岁以下的儿童中引起比较重的腺病毒肺炎,症状表现为持续高热,经过一般的治疗往往没有缓解,同时伴有呼吸系统明显改变,像呼吸费力、明显的咳嗽喘息,甚至出现精神方面的改变,这是需要引起家长关注的地方。一些比较大的儿童可能检测出腺病毒阳性,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明显的下呼吸道感染,就可以在家对症处理。

    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来说就像普通感冒一样,只要正规的护理、对症用药、适当多喝水、多休息就可能安然渡过感染阶段。(欣闻)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