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评论

孩子们将“秘密”放进“树洞”里,就能“和烦恼说拜拜,和快乐说嗨嗨”

“树洞姐姐”与写满“心事”的2000余封信


    受访者供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凌漪

    在重庆市璧山区大兴初中,有一棵神奇的仿真大树,树上有个充满魔力的“树洞”。孩子们只要将自己的烦恼、困难、期望等“心事”写在纸上,装进五彩纸折成的“口袋”中,放进“树洞”里,很快就能“和烦恼说拜拜,和快乐说嗨嗨”。

    其实,有魔力的不是“树洞”,而是璧山区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树洞口袋”项目发起人张耀元。

    社区民警变身会魔法的“树洞姐姐”

    “树洞口袋”的诞生,源自一次7岁女孩离家出走的警情。

    2021年8月,在户籍民警岗位上出色工作了10年后,张耀元被调到璧山区大兴派出所,成了一名社区民警。一天深夜,一名7岁的小女孩独自在街上游逛,被重庆市民发现后报警求助。当张耀元赶去现场后,不论怎么询问,小女孩都拒绝和人交流。

    无奈之下,张耀元单独把小女孩带到旁边的大兴小学值班室。孩子见四下无人,突然“哇”地大哭起来,扑进张耀元怀里,抱着她说:“爸爸妈妈离婚了,爸爸晚上去送外卖,我好久没有吃过爸爸做的饭了,他脾气不好,会打我骂我……”

    在此后的多次出警和走访中,细心的张耀元发现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能做些什么,才能让孩子们敞开心扉?这个问题困扰了她很久。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耀元看到了一篇关于网络流行的“树洞文化”的文章,不由眼前一亮,她心想:能否在现实中给孩子们打造一个“树洞”?如果孩子们的心事能有这样一个宣泄口,能让大家及时发现并疏导,会不会就能少一个孩子离家出走,少一起校园暴力,少一起家庭纠纷?

    张耀元查阅了大量关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资料,并在辖区内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后,决定利用自己在大兴初中担任法治副校长的身份,在该校尝试开展“树洞口袋”活动。

    当年11月的一天,张耀元与心理老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走进学校,并在面对面教学中,鼓励孩子们将“心事”写在一张张彩色纸上,装进五彩纸折成的“口袋”,再放进“树洞”里。

    “也许是源于孩子们对人民警察的信任,那一个班的学生基本全都给我留了纸条,有的口袋里面甚至装了七八张纸条,孩子们真的有太多心里话想告诉我们。”张耀元说,正是这次试水的成功,让她坚定了将“树洞口袋”持续下去的决心。

    于是,张耀元开始频繁前往学校,收集孩子们的心声,施展爱的魔法。

    女孩小花(化名)在“树洞口袋”留下纸条“我想长胖,变得强壮些”“在学校有同学欺负我”。

    张耀元了解到,小花想要变得强壮,不仅源于被欺负,还因为生活在重组家庭总是觉得爸爸妈妈“不太关心自己”。于是,她找到小花的父母,与他们谈心,叮嘱要多多关心孩子。随后她又把小花的情况反馈给学校,和几名与小花有矛盾的同学谈话,并为几名同学和小花设计了一场特殊的“和解仪式”。

    仿真大树“树洞”信箱、匿名小纸条、“一对一”沟通、“面对面”教学,张耀元一点一滴地丰富和完善着“树洞口袋”项目,用心用情地面对每一张纸条。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孩子接受了“树洞口袋”,都乐意在彩色卡纸上写下自己的“烦心事”,投递到校园的“树洞”中。张耀元也变成了孩子们口中拥有神奇魔法的“树洞姐姐”。

    “树洞姐姐”成为孩子们最信赖的人

    下午放学后,宁静的校园里突然出现了一个身影,只见她熟练地打开“树洞口袋”紧锁的后门,将树洞内的所有纸条迅速取出,放进密码手提箱中……

    这其实是张耀元在悄悄收集孩子们的“心事”。至于为何会这样,张耀元笑着说:“‘树洞’这个名字,本来就有着‘保守秘密’的意思,所以我这个‘树洞姐姐’的第一原则就是要替孩子们保守秘密。”

    为了保守孩子们的秘密,呵护这份信任,她和璧山区教委的老师们一起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不愿意留下姓名的孩子可以在信件上留下“密码暗号”,张耀元会以在信封上写下“密码暗号”的形式进行回信;学校的“树洞口袋”的后门钥匙,只有张耀元和心理老师持有;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时,她会和学校一起商量,尽量不暴露孩子们的隐私……

    针对涉及校园暴力等重大问题,张耀元会借助笔迹、校园监控悄悄找到学生,严谨核实事情的真实性,并寻找可行的办法介入其中,尽力实现“匿名不匿事、保隐私灭隐患”。

    正是因此,张耀元这位“树洞姐姐”成了孩子们最信赖的人。

    今年3月的一天,一名母亲焦急地找到张耀元,女儿离家出走不知去向,不接家里人电话,而且还删除了家里所有人的微信和QQ,没办法联系上。

    得知孩子的名字时,张耀元忽然想起,前几天自己去学校开展“树洞口袋”活动时与她互留了QQ。于是,张耀元在QQ上与女孩取得联系,并连夜给女孩做思想工作,终于让她回到了父母怀抱。

    孩子们时常在树洞里许下各种愿望,对于每一个愿望,她都会小心呵护。一名失去母亲的孩子,收到了张耀元为她特制的泥塑妈妈后,非常激动,当晚就在朋友圈告诉大家,她的妈妈回来了;一名立志成为自行车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男孩,收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自行车模型;一名渴望关爱的离异家庭孩子,收到了一场难忘的生日庆祝……

    张耀元和她的“树洞口袋”已经成了孩子们心中的一束光,温暖着他们幼小的心灵。

    成立未成年人“守护者联盟”惠及更多孩子

    今年4月,张耀元调任璧山区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内保大队教导员,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在单位的支持下,她组织成立了“树洞口袋”工作室,探索建立以收信、解困、反馈、溯源的全链条解决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和校园安全问题的“树洞口袋”工作机制。

    迄今,“树洞口袋”工作室共收集到学生各类信件2200余件,接待学生微信电话等咨询997人次,化解校园隐患类问题119个、家庭隐患类问题406个、心理隐患类问题136个,校园矛盾纠纷92起、劝返辍学学生10名、挽救有自杀倾向的学生12名。

    为了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张耀元自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取得了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颁发的心理咨询师岗位合格证。

    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张耀元将孩子们的真实故事,改编推出《树洞姐姐》系列漫画,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和关注。

    在张耀元的推动下,重庆市璧山区公安、教委、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多方力量都相继加入“树洞口袋”项目中,成立未成年人“守护者联盟”。璧山区大兴小学、丹凤小学、正则中学、璧泉初中等10所中小学,也陆续加入项目试点中,惠及中小学生1.9万余名。

    现在,“树洞口袋”仍在源源不断地接收着孩子们的“心事”,更多的“树洞姐姐”也在加入“守护者联盟”的队伍。“树洞姐姐”的神奇魔法将继续守卫孩子们健康成长。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