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评论

新闻壹段评


    顾好主业的副业能让人生有更多可能

    近期,关于“打工人做副业是对还是错”的话题引发社会热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2雇佣关系趋势报告》显示,有53.9%的职场人员正在从事兼职,这一比例在“00后”受访者中达到54.5%。智联招聘发布的相关调研报告也显示,2022年有59.1%的白领在搞副业,占比大幅高于2021年的32.1%。

    在不影响主业的情况下,打工人开展副业无可厚非。从调查报告发布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到,“00后”、白领等群体开展副业的占比超过五成,这也说明了在做好主业之外,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躺平”,而是把闲散时间利用起来发展副业,这既是民众所需也是大势所趋。此外,副业的发展也是丰富人生阅历、更新社会认知的重要方式之一,这既让人生有了更多可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主业的提升和进步。

    “毒”玩具再现,须严查生产源头

    近段时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叫“假水”的玩具,似水又不是水,被称为“解压神器”,广受低年级学生的追捧。近日,厦门海沧一超市因将外观与普通饮料无异的“假水”玩具与文具杂物摆放在一起,容易让儿童认为是食品而购买误食,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整改。

    从“萝卜刀”到“鼻吸能量棒”再到如今的“假水”,这些风靡校园的玩具或用品甫一出现,都带有所谓的“解压”属性,但中小学生在长期使用之后,却会给其带来意想不到的身心危害,特别是最近出现的“假水”,其外形与普通饮料无异,内含工业添加剂硼砂,5克即可导致儿童死亡,误食误服的后果不堪设想。相关部门应严查“假水”生产源头,并对校园周边商铺开展排查,以确保将类似“毒物”阻挡在儿童视线之外。

    警惕落入非法教培机构新“陷阱”

    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落地,许多学科类培训已逐渐退出教育培训市场,但“素能强化”“综合发展”等项目却成为越来越多的校外教培机构的“主攻”方向,受到家长和学生们的青睐。与此同时,涉及教育培训的纠纷也频频发生。

    “双减”落地,让家长和学生都松了一口气,但以强调综合素质发展的新项目却粉墨登场,成了教培机构的揽客招牌。而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这类提升综合素质的课程也是甘之如饴,因此极易掉进非法、不合规教培机构在培训合同上设计好的“陷阱”里。在选择教培机构时,家长必须本着对孩子负责的原则,认真考察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教学质量等,切勿盲目报班,让孩子受罪的同时还损失钱财。

    王恒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