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综合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综合

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比重超30%

供应链里话民生 数据变化看发展


    11月30日,首届链博会人气持续火爆。在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展区,不论是具有尖端技术的高端装备,还是与百姓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产品服务,都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图为两名女观众在智能汽车链展区观看新一代发动机技术。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杨睿/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中国是联合国标准下工业门类最全、配套最为完整的国家,电子电气设备等中高端产业在全球分工中地位加速提升,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比重已超30%,是全球供应链世界工厂。”11月30日,在以“供应链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庆霜介绍。

    在如今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既是全球供应链融合发展的受益者、维护者,也是构建全球供应链新生态的积极探索者、建设者,全球制造和供应链重要中心地位不断凸显。

    正如李庆霜所言,中国持续完善的产业体系、超大的市场规模,为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和广阔空间,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必将扎实巩固中国经济企稳恢复势头,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民航航线通达64个国家

    交通物流作为畅通国际贸易和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贯穿生产、流通、交换到消费各个环节,是经济运行血脉,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基础保障。

    构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新模式,促进交通物流企业深度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共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正成为链博会不少专家学者的共识,也是期望和共同努力的目标。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表示,我国交通物流运行持续整体向好,有利保证供应链、产业链高效运行。截至目前已有68个口岸开通国际道路运输业务,国际道路运输企业达440家,开通运输线路300余条,中欧班列通往欧洲25个国家,200个城市。

    韩敬华介绍,我国的国际道路运输合作范围拓展至21个国家,海上航线覆盖100多个国家,民航航线通达64个国家,邮政网络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贸区、自贸港、海运、航空政策创新突破。

    民营企业再迎发展良机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与此同时,技术创新呈现多点突破和全发性突破态势,催生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并快速渗透制造、流通等传统产业领域。

    李庆霜认为,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应用,驱动社会生产力水平全面跃升,新形势下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面临新的更高要求,建立协同高效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和高效为标准,以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手段,实现产品的实际、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链路高效协同的体系形态。”对于挑战,圆通速递有限公司董事长喻渭蛟认为,供应链事关国家经济稳定和安全,对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快速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面向未来,喻渭蛟的言语中洋溢着希望,“我们海外有6万个标准舱,航线有100余条,我们的快递已经触达到150多个国家。”他表示,未来全球的供应链将会迎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这将是民营企业的又一次发展良机。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