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李翠娥
近日,由山东省惠民县妇联、惠民县吕剧协会创作的吕剧《美丽庭院》在何坊街道史马村首演。该剧以何坊街道史马村妇联执委积极参与建设美丽庭院的故事为出发点,通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美丽庭院建设、青年相亲等多个视角,用诙谐幽默的表现方式和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了群众对美丽庭院建设的欢迎。
今年以来,惠民县妇联将美丽庭院建设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蕙心惠为·巾帼幸福家”为品牌,聚焦家庭建设、庭院经济、家风家教、志愿服务四个领域,充分发挥妇女和妇联组织的独特作用,以家庭为切入点,以妇女群众为主题,引领广大妇女打造家庭中的“净”,留住庭院的“美”,传承家风的“魂”,以庭院小美促进乡村大美,以家风育人助推乡村铸魂,合力奏响美丽庭院“最美”乐章。
打造“和美庭院”诗画景 奏响“富美庭院”新乐章
美丽庭院是新时代和美乡村的缩影。惠民县妇联充分发挥党员、妇联执委的示范作用,动员村支部书记、党员、妇联执委家庭优先争创美丽庭院,形成“党员执委带头做示范、群众跟着示范学”的良好局面。
同时,惠民县妇联发动美丽庭院户通过朋友圈季度打卡、美丽庭院小课堂巡讲方式常态化晾晒“美丽”,在全县形成户户“晒晒我最美的家”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美丽庭院25114户,市级标杆村38个,市级“黄河人家”特色精品村6个,各类典型家庭780户,各类特色小院1800户。
“庭院经济不仅是一份荣誉,它的发展还为我们增加了收入,让我们足不出户轻松实现就业梦。”李庄镇南北李村美丽庭院户李方玲在参加了县妇联举办的“美丽庭院+产业 网绘幸福新生活”绳网编织技能大赛后感慨地说道。
惠民县妇联充分发挥惠民绳网、家纺、手工编织、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优势,引导美丽庭院户发展立体组合式庭院经济,挖掘庭院增收潜力,探索构建“庭院经济+”发展模式,激发农村经济“新活力”,把家庭“方寸地”建成群众“致富园”,形成院落变美、农民变富的发展新格局。
胡集镇河东村美丽庭院户尹华云利用自家宽敞明亮的北房,带领村里10余名妇女加工床笠,是名副其实的致富小院。李庄镇、姜楼镇依托300余年的绳网产业基础,发展绳网小院1500多个,从业妇女4万余人,从业人员年龄从40岁至90岁,切实解决了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难题。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致富庭院11800户,实现广大家庭足不出村创业就业。
筑牢“育美庭院”“心”根基 汇聚“齐美庭院”新合力
“我亲爱的儿子,如今你如愿考上心仪的大学,妈妈发自内心地为你高兴,并在美丽的家中祝福你,愿你快乐顺遂,未来可期。”在美丽庭院教子有方思享会上,石庙镇王角村妇联执委毛玉香为考上曲阜师范大学的儿子送上祝福。今年,惠民县妇联在全县261户263名子女考入本科以上的美丽庭院户中开展“庭院美”赋能“教育美”美丽庭院教子有方思享会,家长分享教育经验,孩子交流未来愿景及求学心得,榜样示范成效明显。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惠民县妇联以家庭家教家风涵养文明乡风为主线,深耕家风传承、家庭教育与美丽庭院的深度融合,将美丽庭院小课堂拓展至文明传播、家庭教育、亲子沟通、邻里和睦、妇女议事等多元层面,投资16万元,在全县建成4处村级家风馆,多次到村里举办美丽庭院建设暨“好婆婆好媳妇”表彰活动,并开展“扬家风 促和谐”婆媳共做一床被活动。
妇女是美丽庭院建设的重要力量,惠民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吸纳1800余名美丽庭院户妇女加入巾帼志愿者队伍,为广大家庭开展送健康、送技术、送幸福等活动21场次。组织“美丽庭院”巾帼志愿者开展“爱心助老 温情相伴”“胡同里 爱心餐”饺子宴、“义诊进庭院 幸福永相伴”活动18场次,2000余名群众享受到爱老助老、健康义诊服务。
惠民县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美丽庭院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深耕家庭主阵地,才能使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互促共融,营造传承好家风、涵养好家教、建设好家庭的氛围,切实为乡村振兴夯实“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