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里区妇联:
加强组织建设 延伸服务半径
道里区妇联探索以党建引领妇联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推动妇联组织改革,在互联网、汽车、科技及社会组织等多个行业“三新”领域企业建立妇联10余家,拓展了引领联系服务妇女的广度和深度。配优配强妇联班子,打造“资源融通、岗位建功、成长成才”的温暖“娘家”,有效延伸了妇联组织服务半径。哈尔滨壹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妇联组织,组织巾帼电商直播50余场,带动20余名女主播走进直播间,为创业女性搭建起创业致富平台。
道外区妇联:
儿童需求为导向 推进儿童友好建设
儿童是城市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道外区全力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坚持以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打造江畔路儿童友好广场,注入儿童友好元素,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激发孩子们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在这里尽情玩耍、学习探索,让他们的梦想起飞,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
南岗区妇联:
开展沉浸活动 推进移风易俗
南岗区妇联抓住移风易俗全国试点以及婚俗改革实验区的契机,先后组织开展了“移风易俗倡新风 同心共筑育新家”5·20专场、“文明风尚齐倡导 移风易俗我先行”七夕专场、“倡新风 传家风”移风易俗主题展、“移风易俗 倡扬新风”读书分享以及家庭优秀短视频作品征集等系列浸润性、沉浸式活动,颁授最美家庭婚姻登记“颁证师”,推进移风易俗理念深入千家万户。
香坊区妇联:
加强家校社联动 助推家庭建设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香坊区妇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构建示范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品牌,推动家庭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香坊区多部门共同组建了家庭教育工作联盟,在建筑街道建立了香坊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基地及“香馨工作室”,定期开展活动,连续多年开展“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展,累计1万人次参与活动。组建了香坊区家庭教育指导师团队,健全社区(村)家长学校174所,组织家教专家深入基层开展家庭教育巡讲200多场次。
平房区妇联:
建设执委工作室 助力精准服务
平房区妇联结合妇女群众所需、执委所长,推行妇联执委工作室建设工作,激发了妇联执委履职尽责的热情,让执委成为直接服务妇女群众、开展妇女工作的领跑者。
平房区妇联成立了7个不同行业以执委名字命名的执委工作室,以“一室一品牌”为目标,实行“六项清单”和“三个一”履职制度,打造执委引领服务联系妇女群众的窗口和阵地,让执委们在履职中提升能力,有效发挥了执委引领服务联系妇女群众的作用,实现服务妇女群众“零”距离 。
松北区妇联:
厚植两岸情谊 畅谈合作发展
松北区妇联在推动女企业家融入“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工作任务中,认真思考、精心谋划,组织中俄女企业家开展推介会、对接活动等。成功举办了哈尔滨市与滨海边疆区(海参崴)女企业家交流活动,中俄女企业家们围绕经济合作、投资机会以及创新创业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合作共享资源、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促进双方企业的合作与发展。为打造“向北开放之都”贡献巾帼力量。
呼兰区妇联:
用手工编织为困境妇女勾勒美好生活
呼兰区妇联充分发挥引领、服务、联系作用,积极挖掘培育以家政、手工编织、发制品为主的新兴经营主体,成立手工编织基地,吸引广大妇女主动学习技能,增强就业本领,把妇女的“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使广大妇女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目前,基地已开展假发钩织、玉米叶编织等手工编织技能培训班19期,培训妇女1000余名,带动300余名女性实现居家就业。
阿城区妇联:
深耕红色文化 培养守正少年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阿城区妇联牢记嘱托,在哈尔滨市何延川红军小学建设了红色家风馆。家风馆内展示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家风,彰显了他们爱党爱国、忠于人民、廉洁自律、艰苦朴素、甘于奉献的优秀传统和作风,引导青少年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对于培养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过硬本领具有重要意义。红色家风馆建成以来,已接待师生、各界人士参观30多场,1000余人次。
双城区妇联:
洪灾面前 冲锋在前
双城遭遇50年一遇洪灾,妇联组织第一时间组建党员突击队,冲锋到抢险救灾第一线,4名妇联干部在杏山镇龙山村连续值守12天,查看堤坝,转移群众300余人。组织募集急需物资130余万元,救助了受灾群众15000余人。为16个受灾群众安置点送去自热米饭、八宝粥等近6万元的物资,为兰棱街道、乐群乡1607名困境儿童送去衣物,为胜丰等4个乡镇3000余人的受灾群众送去米面油、发电机、餐具套装、猪饲料等价值63余万元的物资,解了燃眉之急。
五常市妇联:
全力打造“小稻花”巾帼志愿服务品牌
五常市妇联聚巾帼之力,扬志愿之志,成立了“小稻花”巾帼志愿服务联盟,下设扶贫助困、法律援助、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等10支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小稻花”秉承仁义礼智信之精神,传香飘万家之服务,做到只要党政有召唤,就有“小稻花”在行动;只要妇女有需求,就有“小稻花”在服务;只要妇联有活动,就可看到舞起的一抹抹巾帼志愿红。“小稻花”已成为五常市妇联工作中的法宝,人们心中的暖宝,共同助推妇女工作再创新辉煌。
尚志市妇联:
送法进万家 普法零距离
尚志市妇联为当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代言人”,在工作中常态化开展“蒲公英”普法宣讲、“村社区妇联主席上讲台”900余场次。将日常普法活动与“三八节”、国际禁毒日等特殊节点相结合,在人流密集处悬挂条幅、摆放展板、发放宣传册;深入社区、村屯,为群众送法入户;走进教室为孩子们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累计开展送法上门300余场次,让普法宣传渗透到每个家庭、每名妇女中。
巴彦县妇联:
打造“巾帼集结号” 引领妇女成长
巴彦县妇联依托巴彦融媒App、巴彦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开办了形式新颖、内容接地气、宣传效果好的品牌栏目——“巾帼集结号”。包括制作宣传教育广大妇女的童谣、巾帼头雁讲述自己奋进故事的视频、各阶层妇女代表学习党的二十大感言。这些栏目一经推出,即受到全县20余万广大妇女姐妹的热议和追捧,浏览量、点赞量、转发量持续走高,让她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宾县妇联:
实施“四个应建必建” 释放基层组织能量和活力
宾县妇联在“破难行动”中推动基层组织建设走深走实,通过强基础、延触角、广推动、扩覆盖,大力实施“四个应建必建”,即: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多的基层单位、驻县上管流通及金融行业单位、“三新”领域妇女组织应建必建。自2022年10月份以来,宾县妇联共建立基层妇女组织104个,其中县直单位妇委会11个,基层事业单位妇委会83个,流通金融领域行业恢复妇委会11家,新建妇女组织4家,“三新”领域建立妇委会2个、妇女之家4个。
依兰县妇联:
打造家政服务品牌 促进妇女就业增收
为寻找农村妇女就业增收新路径,依兰县妇联以精准化就业服务为切入点,以强素质、提技能、促增收为目标,创建以“政府性主导、互动式培训、数据库管理、无忧式就业、跟踪式服务”为运作模式的“依兰阿姨”家政服务品牌。两年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2期,培训学员1645人次,经考核纳入“依兰阿姨”人才档案1160人,实现就业825人,带动妇女增收1000万元以上, 使巾帼家政服务成为全县妇女增收的重点行业。
延寿县妇联:
巾帼绽芳华 温情暖人心
用行动履职使命,用爱心助学圆梦。延寿县妇联执委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领“一粒米”志愿服务队发起“助飞行动”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面向社会爱心人士,广泛募集资金,为120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书籍、学习用品、衣物等,总价值4万余元。以爱之名,为贫困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持续推动捐资助学活动提质增效,在全社会形成关爱贫困学生、助力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木兰县妇联:
爱心助成长 关爱暖童心
木兰县妇联为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多年来持续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县妇联通过向上申请资金、爱心人士捐赠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及学习用品等物资。近年来共为2200余人送去爱心物资价值443000余元,为1000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710000余元。
通河县妇联:
助力美丽家园建设 绘就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通河县妇联外筑美丽“大家”,内塑美丽“小家”,按照“重点示范、以点带面、全域推进、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通过户户比干净清洁、村村比环境美化,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在“美丽庭院”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多年来涌现出各级“美丽庭院”示范镇8个、示范村20个、示范户400户,家家户户的小院旧貌展新颜,庭院环境整洁优美、家风优良淳朴的美丽乡村景象呈现在通河大地。
方正县妇联:
促改革破难题 “妇女微家”建设步伐加大
方正县妇联从实际出发,从服务入手,重点打造具有方正特色的宣传微家、公益微家、创业微家、亲子微家、维权微家、关爱微家等六个微家品牌。宣传微家强化思想引领,公益微家传递社会温暖,创业微家引领妇女创业,亲子微家夯实亲子阵地,维权微家打造维权平台,关爱微家帮助妇女儿童。近五年来,方正县妇联争取社会爱心团体捐赠和向上争取用于资助妇女儿童的资金达21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一家一特色、一家一品牌”,成为独具特色的“方正微家”。五年来,打造四批妇女微家,建“家”25个并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