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伟
司法救助的温度,体现在一个个鲜活的个案里。
近日,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在受理一起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时,长期遭受丈夫家暴的环卫工人隆某工资微薄,且要抚养3个未成年的子女,生活十分困难,便协助其申请到了3万元国家司法救助金。
该案作为全国首个在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中为困难妇女儿童提供司法救助的案件,开创的这一先河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寒冬生暖意,微光抚人心。无论是政策还是司法,最大的善意莫过于雪中送炭,照亮希望。这笔救助金虽不足以解决当事人生活中的所有困难,但却能让她感受到社会的温情。
在司法实践中,难免存在部分人因刑事案件“因案致贫”或“因案返贫”。针对因为刑事案件而导致生活困顿且无法通过诉讼得到有效赔偿的当事人,最高人民法院早在2016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一系列的司法救助措施。
反家庭暴力法对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作出了一系列规定,虽未提及相关司法救助,但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诸多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人存在生活困难的问题,尽管其人身安全得到了保护,但仍会出现生活缺乏有效保障的情况。也就是说,司法的力度有了,但温情的关怀仍需得到深刻体察。
值得肯定和借鉴的是,天心区法院与区委政法委、区妇联还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妇女儿童司法救助工作的实施办法》,规定在离婚案件或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中陷入生活困难的受害人可获得司法救助。将“救急”为主的司法救助与“救难”为主的妇女帮扶相组合,这无疑将实现从临时救助向持续性救助的转变,使得在家庭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可以得到有效保护,从而更好地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
面对那些敢于求助的妇女,正义的维度和司法的温度一个都不能少。诚然,司法救助只是整个社会救助中的一个环节,要想达到救助的最终目的,还需要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但只要那些关注的目光聚焦于此,温情的守护就不会缺席。我们希望且相信,更多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人,将被更多看见和守护,并得到温暖而及时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