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爱生活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乐活日子

版面: 爱生活周刊

我从美化一个角落开始,从做好一件小事开始,日子最终不过就是由这些细枝末节组成的,一点点确立属于自己的安稳和美好,也是以最小的单位安顿好自己。理想的生活,并非一个宏大的幻景,而是在大世界和现实之间一个属于个人的小世界。

美,从一张书桌开始


    ■ 曾焱冰

    孩子上学后,搬了几次家,把郊区的大房子放置不顾,搬到学校附近租房住。这实际上也是我能选的最节能的做法,省去路途耗费的时间,大人孩子各安其事。房子嘛,无所谓大小,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家。

    搬过的几个家,居住条件各有千秋。每到一处,我先要考虑一件很重要的事——我的小书桌放在哪儿?对于一个写作的人,当然希望有自己独立的书房,但现实是,先不说学区内大房子的稀缺性,而我也早就没法做到关上书房门,不闻窗外事了。

    《创意写作大师课》的作者于尔根·沃尔夫在书里提到,写作者遇到的最大的挑战通常来自家庭的需要,很多知名男作家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方法是变成了糟糕的丈夫和父亲,但对女性来说,要坚持匀出时间写作,却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于是我的书桌就安在了客厅的一角。女儿小时候,她就在客厅里玩耍,我做我的事,能随时回应她的需求。等她睡觉了,还能一耳朵听着不远处她卧室里的动静。她读书上学了,就在客厅里和我背对背,一人一个桌子看书学习,有问题随时可以交流,这就是我们最好的状态。

    渐渐地,我也接受了美国作家E·B·怀特的说法——他也在客厅写作,他说:一个等到有理想的环境才能写作的人到死也写不出一个字。哈哈,这真是说到我心坎里的最励志的语录。

    我的书桌就是一个一米五长半米宽的宜家小木桌,它的尺寸刚刚好,上面摆着我的台式电脑、最爱的键盘、一只木色台灯、一个小花瓶和一只透明笔筒。书桌对墙,墙上挂着几幅我收藏的画作,每当抬头发呆,就会久久地凝视它们。

    墙的另一角——也是桌子的旁边,立着两个书柜,里面是最近看的书,随手可以拿到。这个小小的角落,有书香、花香,有柔和的灯光、噼里啪啦的打字声,脚下睡着的猫咪打呼噜的声音……

    这,就是我的天地。和所有人一样,对于家,我会有自己完美的设想,对书房也是这样。但现实生活很难和设想重叠,往往是一地鸡毛,并没有给“完美”留一席之地。它就是要应对这样那样的变化,对花样迭出的问题妥协、退让,然后形成自己的轨迹。

    生活以它的步伐前进着,从不会停止,如果只追求最理想的一个完美画面,而容不得任何瑕疵,那这个目标也许遥遥无期。中间折损掉的,是对当下时光的珍惜和善待。在很多这样的“不完美”时刻,我选择顺应它的节奏,把大的理想拆解成一个个小的部分,就像让自己的书桌好用,座椅舒服,再让目光所及之处渐渐符合心意……

    从美化一个角落开始,从做好一件小事开始,日子最终不过就是由这些细枝末节组成的,一点点确立属于自己的安稳和美好,也是以最小的单位安顿好自己。理想的生活,并非一个宏大的幻景,而是在大世界和现实之间一个属于个人的小世界。它可以是烹饪爱好者理想的厨房、写作者踏实的书桌、一个有着温暖灯光的阅读角落、一张在窗边洒满阳光的餐桌……

    这个小宇宙的能量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但在这里,我们可以沉浸于自己所专注的那部分生活和乐趣,而无视周遭人群的焦躁与疯狂;可以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去靠近我们向往的有情感的、知性的生活。当你相信自己有这份能力和勇气,同时也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和脆弱时,这个渐进的过程就可以不急不缓,却充满支撑自己脚步的力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