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 孙娅玮
“真心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不仅帮我走出婚姻生活困境,还给我家通了路,接了水,办了低保,真是比我的娘家人还要亲哩……”
近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妇女于霞(化名)激动地将一面锦旗送到平凉市妇联工作人员手中。
多年前,于霞长期遭受丈夫家暴。在求助无门时,妇联向她伸出了援手。2015年,感情彻底破裂的于霞和前夫离了婚,在市妇联的法律援助下,她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走出婚姻困境的于霞本该高兴,可她却因判决书上的两间门面房不通水、不通路犯愁。自来水管只接到前夫院子,于霞要用水需出入前夫家,两家积怨已深,前夫家既不让过路,也不让用水,致使于霞和儿子的生活陷入困境。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2023年,于霞又一次找到市妇联。今年11月,在市妇联多方衔接和崆峒区政法委、区妇联、柳湖镇政府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霞家门口终于通了路,自来水也接进了家中。不仅如此,柳湖镇政府还为于霞和儿子办了低保,让这一对孤儿寡母终于有了依靠,有了盼头。
“‘有困难找妇联’这句话真不是说说而已,妇联真真切切为我们着想,实实在在为我们办事。”于霞说。今年,于霞在市妇联的鼓励下开起了缝纫铺,做起了手艺活,这让她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于霞的案例是平凉市妇联倾听群众呼声、维护妇儿合法权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平凉市妇联把破解婚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基层治理的重点工作,通过建立定期排查摸底机制,及时收集妇女群众合理诉求,把婚姻家庭矛盾排查化解纳入各级妇联执委网格化管理内容。市妇联还依托专业律师,组建妇女儿童维权系列法律法规宣讲队,制定“一月一主题”宣讲计划,开辟陇姐学法专栏,开展新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普法专题讲座,让更多妇女提高自身维权意识。与此同时,借助12338妇女儿童维权24小时服务热线、设立家庭暴力报警点和妇女儿童侵权案件投诉点、成立妇女悄悄话和妇女议事厅等畅通家庭矛盾多元诉求渠道,扩大了妇女的诉求途径。
今年来,平凉市妇联依托市县巾帼工作室、基层法庭巾帼工作室,创新以奖代补调解机制,成功开展婚姻家庭矛盾诉前调解74 起。同时,组建“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委员知心姐姐婚调室”,成立基层婚调委员会,协调把婚姻家庭矛盾调解纳入司法调解补助范围,在基层一线调处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874起,促使妇女婚姻家庭权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