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太原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把妇女儿童事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市委常委会多次听取妇联和妇女工作情况汇报,市政府每年召开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妇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全市上下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妇联协调、部门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权利得到有效实现,儿童健康成长和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得到有效保障,太原市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思想政治引领达到新高度
用理论宣讲凝聚人心,全面强化“锦绣姐姐”大宣讲工作品牌,组织“锦绣姐姐”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中国妇女十三大等重大节点,累计组织2300余场次宣讲活动,覆盖约20余万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榜样力量激励前行,太原市各级妇联通过选树全国、省级“三八红旗”系列先进典型,开展送奖到基层,增强她们的荣誉感;举办首届太原市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会和“我奋斗·家国美”“踔厉奋发巾帼志 笃行不怠向未来”等先进典型宣讲,传递榜样力量。
用媒体矩阵传播强音,不断加强妇联媒体融合发展,传播党的主张,亮出妇联旗帜,发出妇联声音。发布微信公众号信息2283条、抖音短视频422个、微视号视频224个,关注人数32680人。工作信息在中央级媒体登载98条、“学习强国”学习平台56条、省级媒体报道95条、市级媒体报道81条,逐步形成线上线下相互促进的妇联宣传工作新格局,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服务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聚焦创业创新主战场,连续多年举办“春风行动”女性专场招聘活动,近1500家企事业单位为3.2万人次妇女提供创业就业服务;连续举办三届“妇乐坊”手工艺展评活动,集中展出全市非遗传承人、手工艺爱好者精美作品,多件作品被推送到全国、省级平台参加展评并获奖;开展家政、电商等技能培训和高素质女农民、科技创新骨干培训500余期,培训妇女5万余人次,激发妇女创业热情,助力妇女居家就业。目前,太原市女性就业人员占比达41.63%。落实“人才兴市”战略,梳理完成太原市女性人才专家名单,联合市委人才办、北京大学山西校友会举办在并青年人才联谊会,搭建联谊交友平台,助力人才扎根省城。此外,连续32年与太原市卫星发射中心联合举办青年联谊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与好评。
聚焦经济发展主阵地,联合晋中、忻州、吕梁、阳泉妇联和女企业家协会,举办“政企话发展 巾帼展力量”太原市妇联助力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对话会,五市女企业家协会(商会)签署友好合作协议;携手太原市女企业家协会开展“时代新女性 乐享新生活”山西中部城市群女企业家促进消费系列活动,中部五市百余家企业参加,16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进行项目签约。
聚焦乡村振兴最前沿,发动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创城、创森、创卫工作,命名太原市“乡风文明户”5000余户、“最美庭院”600余户,推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连续五年每年筹资5万元帮扶阳曲县六固村,仅2023年对接女企业家帮销代销农产品合计7万多元;组织基层妇联干部、女致富带头人、女工匠等人员,开展“乡村振兴·巾帼人才”培训班和“乡村振兴·巾帼讲堂”,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诚信守法的新型职业女农民带头人,助推乡村振兴。
家庭家教家风呈现新气象
深化家庭文明建设,每月以寻找“最美”家庭为主题开展一次特色活动,五年来先后命名“最美抗疫家庭”“最美书香家庭”“最美拥军家庭”“最美清廉家庭”“最美安全家庭”等2000余户;举办领导干部家属警示教育活动、家教家风主题巡展、家风故事巡讲等190场次,将“家庭家教家风”系列讲座纳入山西干部在线学院课程,以好家风带好社风取得明显成效。
深化家庭教育工作,大力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山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在全省率先编写《案例解读》,持续举办“关机半小时 书香伴成长”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开展新时代家庭教育“优秀讲师、典型案例、特色项目”征集评选活动,整合优质课程形成家庭教育资源包送到广大家庭,大力营造科学教子的良好社会氛围。
深化家教服务体系,开展“锦绣太原城 幸福百万家——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系列活动,组织优秀教育讲师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家教基地等进行宣讲,联合市直各部门探索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依托太原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组建太原市妇联服务女性社会组织枢纽平台,围绕国学、家庭教育等开展高层次讲座,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
维权帮扶工作取得新成效
强化维权服务,深入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积极推动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本届市党代会女代表、女人大代表和政协女委员分别达到38.3%、29.58%和30%;牵头组织太原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38家成员单位,高质量完成太原市“十三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组织召开全市“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推进会,高标准推动规划内容落到实处,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190项指标中,可量化指标122个,趋势性指标68个,与2025年目标值相比,已达标120项,占63.15%。常态化开展普法、禁毒等宣传咨询活动,牵手机关、高校、企业、社区、综治等部门开展“建设法治太原 巾帼在行动”系列活动,举办“法进万家”“锦绣姐姐微讲堂·普法维权篇”等宣讲和讲座703场次,帮助广大妇女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构建维权矩阵,建立“0351”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矩阵,即服务妇女儿童“0”距离,做好源头维权、普法维权、综治维权“3”大维权,组建由妇联干部、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组成的“5”支巾帼法律志愿者联盟队伍,制定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联席会议“1”个机制,用“0351”打通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最后一公里”。举办375期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专题培训;推动将家暴、性侵、婚姻家庭纠纷等列入网格员服务管理职责清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做好民生实事,举办“把爱带回家”温情慰问,为3573名困难妇女儿童送去96.7万元慰问品;开展“巾帼助学”,为397名贫困优秀学子送去273.5万元助学金;组织“六一”慰问,为70所幼儿园、小学送去75万元学习用品和慰问金;开展儿童关爱服务,发动巾帼志愿者结对帮扶留守困境儿童,进行心理疏导服务。五年来,为太原市5000余名入伍新兵送去价值35万元慰问品,常态化开展“最美军嫂”评选,增强军属的荣誉感,营造关爱军人家庭、支持双拥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携手共克时艰,疫情期间,面向广大妇女和家庭第一时间发出倡议,组织广大妇女下沉社区,募捐价值230余万元防疫物资;先后为援鄂医务人员送去72.3万元慰问品和“暖心包”,为全市抗疫医务人员送去75万元护肤品;汛情期间,携手太原市女企业家协会、联系中国妇基会和山西省妇基会为受灾群众紧急捐款10万余元、捐赠价值87万元的生活用品和500件健康防疫包,助力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在疫情汛情大战大考中彰显了妇联组织的担当作为。
妇联组织建设开创新局面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严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党组会、理论中心组学习、支部大会“第一议题”制度。深化党风廉政建设,配合做好市委巡察工作,扎实完成问题整改,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
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对村(社区)“两委”换届中女性进“两委”和妇联组织同步换届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专门下发实施方案,编印指导手册,成立督导小组,太原市1260个村(社区)实现了村民委员会成员女性比例达到30%以上,村“两委”主干女性比例达到10%以上。同时要求村(社区)妇联组织换届资料在乡镇(街道)进行备案,确保妇联组织换届工作高质量规范化完成。
加强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围绕补短板、强根基、扩覆盖、增活力目标导向,通过三个层面,全面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对接市直机关工委、市卫健工委、城乡管委、国资委以及市中院、市检察院等26个市直机关单位规范成立妇女组织;推动市直机关下属的企事业单位广泛建立妇联组织;遴选四新领域“妇·儿·家”联络站,及时孵化成立妇联组织,不断扩大妇联组织覆盖面。成立全省首个综治系统妇联,6000余名女性网格员有了自己的娘家;成立商圈妇联,辐射亲贤·滨东商圈5万余名女企业家和女性从业人员;成立家政行业妇联,服务家政行业8万名女性从业人员。吸纳山西省女医师协会太原协会、市护理学会等作为市妇联团体会员,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延伸工作手臂。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领头雁培训计划”,培训基层妇联干部和执委2000余人次。健全完善妇联常委、执委考核管理制度,动员执委结合自身优势积极领办项目,全市2万余名三级妇联执委活跃在基层一线、服务在妇女群众身边。健全机关内控制度,制定并完善项目采购评审、财务管理、资金使用等制度,进一步理清权力界限,规范微权力运行。
数说成就
“锦绣姐姐”宣讲2300余场次,覆盖人群20余万人次
女性专场招聘活动为3.2万人次妇女提供创业就业服务49.4%
开展各类巾帼培训500余期,培训妇女5万余人次
太原市女性就业人员占比达41.63%
太原市本届党代会女代表、女人大代表和政协女委员分别达到38.3%、29.58%和30%
太原市1260个村(社区)实现了村民委员会成员女性比例达到30%以上,村“两委”主干女性比例达到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