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发挥巾帼独特作用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根深叶茂


    □ 罗雪梅 杨璐璐

    妇女是家庭教育、家风建设的重要力量。广大妇女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贡献。通过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让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文明新风尚充盈千家万户。

    在建设文明家庭中播下种子。妇女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树立新时代家庭观,在建设文明家庭中播下种子。要厚植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家庭成员既爱小家,又爱国家,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推动家国情感同频、理想共振,把人生理想、家庭梦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以“小家”带“大家”,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磅礴合力;要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按照“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亲人相爱,下一代健康成长、老年人老有所养”的根本遵循,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处理好代际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营造和谐融洽、平等互助、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要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在教育引导家庭成员践行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中,在推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树立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激发每一位家庭成员的主体意识,带动大家齐心协力,在促进家庭和谐、亲人相爱、养老育幼等方面共同担责,在文明家庭的共建共享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共同追求。

    在实施科学家教中生根萌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妇女应自觉肩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要把“立德树人”摆在首位,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出发,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生活,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立志做有品德、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并细化到“洒水扫地、待人接物”等可触可感的具体细节,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践行真善美、远离假丑恶。要注重言传身教,“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妇女要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带头做到勤学习、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懂礼仪、守规范,在言传身教的榜样示范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发芽。

    在培育优良家风中春风化雨。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风却会败坏社会风气,贻害无穷。妇女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让家庭成员在好家风的浸润熏陶下,潜移默化、升华境界。要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从《诫子书》《颜氏家训》等家训、家规中,传承自强不息、忠孝节义、赤诚报国、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要继承革命先辈的红色家风,从毛泽东的“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清廉”、朱德的“以德树人,勤俭持家”、焦裕禄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红色家风中,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的坚守信仰、对党忠诚、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等崇高信念和高尚情操。要从严治家,时刻以严格的家风律己律人,把好“家门”、守好“后院”、育好后代,时刻警醒自己和家人严守红线底线,做到关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并在与家人交流沟通中,及时掌握思想和行为动态,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帮助改正,保证家庭风清气正,以好的家风支撑起社会好风气。

    在提高自身素质中注入养分。加强自身学习是传播价值观的最佳途径,妇女要在持之以恒的学习实践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文明素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根深叶茂注入不竭的养分。要在学习新思想中增强理性认同,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全面把握妇女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密切关系,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文明风尚倡导者的思想觉悟和自豪感;要在专门学习中提升能力,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掌握其时代价值、核心要义和实施路径,积累相关理论素养和经验,不断增强引领新风尚的能力水平;要在提升境界中创造出彩人生,牢牢把握历史新机遇,秉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优良传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大显身手、大放光彩,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根深蒂固注入源源不断的实践效应和支撑。

    (作者单位:中共赣州市委党校)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