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新女学周刊 PDF版下载

版面: 新女学周刊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脉与势 洞察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危与机

——2024年“新女学”研究热点发布


    仝华

    王卫国

    张立

    张永英

    曹立

    陈劲

    裔昭印

    胡桂香

    王琴

    王向贤

    吴丹

    王慧

    编者按

    元春始风华,万象启新朝。2024年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指引下,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程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国妇女十三大部署,全面推进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妇联组织建设和改革的重要一年。新的起点上,唯有与时俱进,与读者同频共振,方不负热爱与深情。一如既往,《新女学》将为促进男女平等与妇女儿童全面发展鼓呼不辍,为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燃薪守望。

    新年第一期,《新女学》特邀12位不同学科的专家,从深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妇女权益保障、发挥妇女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全面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意义、面向数字化时代全球妇女发展的新问题、推动人工智能时代女性数字素养教育、妇女史研究的学术贡献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充分发挥女干部的作用、加强父亲育儿保障政策、培育新型婚育文化等角度,预测2024年“新女学”研究热点。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拓新中深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

    ■ 仝华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中心任务”“最大政治”,昭示惟有将妇女工作和妇女研究自觉置身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才能不断开辟工作新境界。2024年,深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有以下值得关注的重点。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发展进程,深化新时代妇女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和思想精华提炼。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未来提供了经验支撑。新时代伟大变革是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中最新的部分,因其实践之深而更显光彩夺目。进入新时代,妇联组织被纳入党的群团组织改革,妇联工作在“三大攻坚战”等伟大斗争中发挥“半边天”作用、开拓创新结硕果,妇女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所发生的变革是党和国家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实践经验、思想精华值得进一步总结提炼。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现实目标任务,深化妇联组织以自我革命促进作用发挥问题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党的群团工作的政治性,提出了切实保持和增强包括妇联组织在内的党的群团组织的先进性、群众性的要求,体现了新时代对妇联组织的新要求。妇联组织如何健全基层组织、夯实基层基础,如何巩固拓展阵地、争取人民群众,如何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自身改革和建设,事关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这一重大问题。要以自我革命为引领,进一步研究落实当代中国妇女运动时代主题的制度保障与机制安排,研究开展新征程巾帼建功立业活动的制度保障与机制安排,研究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发挥女性独特作用、扩大女性国际交往的制度保障与机制安排等,这些都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拓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着眼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丰富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守正创新。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意味着以高度的行动自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这样才能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释“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强调“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其中“第二个结合”对于推进理论创新具有重要价值。“两个结合”打开了理论创新的新视野,深化“结合性”研究,有助于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进而丰富党的创新理论。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坚持践行党报使命责任,注重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阐释与研究,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期待《新女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拓新中为深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征程谱写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王卫国 中国关工委副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2024年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指引下,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程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国妇女十三大部署,全面推进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妇联组织建设和改革的重要一年。2023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领导妇女运动蓬勃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党的理论创新重要成果,是引领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和妇联工作的光辉旗帜。

    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奋力开创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政治任务和理论与实践课题。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如何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儿童发展道路。坚持党对妇女儿童事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主旋律,切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中高起点谋划、高水平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强有力地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妇女儿童和家庭建设的目标任务,深入实施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儿童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如何更大力度地组织动员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积极作用。牢牢把握妇女事业的政治属性,切实履行引领妇女听党话、跟党走、为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激励妇女充分发挥重要生力军作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文明和谐家庭中志做奋勇争先的创造者和建设者。

    如何与时俱进地诠释和丰富新时代女性“四自”精神。赋予新时代女性“四自”精神以新的内涵,教育引领广大妇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增强自尊的信心、展现自信的姿态、树立自立的形象、激发自强的能量,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火热实践中激扬巾帼之志、奉献巾帼之力,在中国精神谱系的构建中彰显巾帼之美、唱响巾帼之歌。

    如何把牢和践行联系和服务妇女儿童的工作生命线。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儿童优先原则和日臻完善的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治体系作为强有力武器,立足党政所需、妇女儿童所急、妇联组织所能,聚焦困难妇女儿童群体,聚焦妇女儿童和家庭急难愁盼问题,切实用真心了解妇女群众、以真情服务妇女群众,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如何以全面加强妇联党的各项建设为统领深化妇联组织和工作改革。牢牢把握妇联组织的政治定位,坚持妇联改革永远在路上的理念,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建立完善“两新组织”和新就业群体等新领域妇联组织全覆盖的建设机制,做优做强网上组织建设和服务的工作机制,着力打造政治上高素质、工作上专业化、服务上超能力的妇联干部队伍,为夯实党执政的妇女群众基础、促进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自创刊以来,坚守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实践性的定位,把握正确方向,履行职责使命,引领学术思潮,在妇女理论研究与创新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常开常新!衷心祝愿《新女学》开发新领域、拓展新视角、推出新成果,为宣传党和国家保障妇女发展的法律政策用劲,为推动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呐喊,为弘扬妇女的巾帼伟力和“四自”精神奏歌,为新时代妇女理论的创新奋笔疾书!

    全球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理解全面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  

    ■ 张立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华女子学院荣誉教授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妇女儿童健康既是妇女儿童最基础最重要的基本人权,也是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

    第一,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认识理解全面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指出:“本议程是为人类、地球与繁荣制订的行动计划”,“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展现了这个新全球议程的规模和雄心”。“实现性别平等和增强妇女、女童权能将大大促进我们实现所有目标和具体目标”。其中,目标3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包含到2030年,全球孕产妇每10万例活产的死亡率降至70人以下,消除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可预防的死亡等10个具体目标。目标5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包含5个具体目标和3个执行手段。中国发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全球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制定《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每年发布包括性别平等和妇女儿童健康等17个目标的落实进展报告。

    第二,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认识理解全面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2023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儿童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之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截至2021年底,全国人口14.13亿,女性占比48.81%;0—18岁儿童占比21.10%,妇女儿童占比69.91%。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直接关系人的全面发展,解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妇女儿童群体之间健康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目标。

    第三,从推动实施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认识理解全面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1992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发布了四个周期的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儿童优先原则和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国家纲领性文件,其中妇女与健康、儿童与健康位列两个纲要优先发展领域之首。《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妇女与健康领域,积极回应新时期妇女健康发展需求,提出了10项主要目标和12项策略措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儿童与健康领域,关注儿童健康发展的重难点问题,提出了12项主要目标和15项策略措施。两个纲要实施以来,关系妇女儿童生命健康的核心目标,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大幅下降,妇女宫颈癌乳腺癌人群筛查率大幅提升。

    《新女学》创办以来,积极致力于全面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知识、理论、实践多层面倡导性别平等思想,关注妇女儿童健康等相关权益保障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男女平等价值观的普及传播肩负起新时代媒体人的责任与使命,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和赞扬。愿在新的一年更多关注妇女儿童健康领域的新成就和新需求。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妇女权益保障

    ■ 张永英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儿童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做好妇女权益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4年,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妇女十三大目标任务,聚焦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抓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提供的机遇,妇女权益保障研究领域预计在以下方面会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

    妇女权益保障的立法。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的一类项目和二类项目中,是本届任期内重点推进的立法项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一类和二类项目中,列入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检察公益诉讼法、居委会组织法、村委会组织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医疗保障法、网络犯罪防治法、社会保险法等与妇女实体权益和程序性权益密切相关的立法项目,并在“立法条件尚不完全具备、需要继续研究论证”的第三类立法项目中提及基本劳动标准和新就业形态等与妇女就业权益密切相关的立法。相信妇女权益保障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一定会抓住契机,从男女平等和妇女权益保障的视角,对这些立法中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推动进一步强化妇女权益的立法保障。

    妇女权益保障的制度机制。2024年,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进入第二个年头,该法中规定的保障妇女权益相关制度机制的落地落实问题,比如法律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性别统计制度、性别平等教育制度,以及就业性别歧视联合约谈制度、妇女权益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等,将成为妇女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另外,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背景下,妇联组织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维护妇女权益的有效路径,也将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妇女权益的重点难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妇联组织要积极主动作为,着力推动解决影响和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2024年妇女权益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在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就业性别歧视、妇女的生育与就业冲突问题;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第三轮农村土地延包的背景下,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问题;2025年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将开始,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治理问题会得到更多关注。另外,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平台就业等新就业形态妇女群体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问题,会成为劳动领域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议题。

    2024年是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推动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机制更加完善、侵害妇女权益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是妇女研究者的职责使命。《新女学》周刊作为汇集妇女权益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的重要平台,期待新的一年里刊载更多妇女权益保障研究成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妇女权益保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