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1月8日一大早,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金山镇禄钢社区巾帼志愿阳光站里,门庭若市、热闹非凡。“阳光站开展的假期托管志愿服务很不错,有人辅导娃娃做作业省了我们不少心。”“马上过年了,我想参加写春联送春联活动。”……
居民们热烈讨论着卡片上的内容,大家手中都拿着一张爱心卡片,一面是“我的心愿:我需要志愿者提供的帮助”,一面是“我的爱心:我可以参与的服务”。还有热心的志愿者耐心地为有需求的群众填写着信息。
理发染发、康复训练、作业辅导……在禄钢社区到处活跃着巾帼志愿者的身影,在楼院小区、活动场所、群众家中播撒着爱和文明,构筑起巾帼志愿的“阳光服务体系”。
禄钢社区是禄丰钢铁厂退休职工集中居住小区,居民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结合服务对象需求,社区依托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配套完善老年之家、妇女之家、儿童之家、舞蹈室、心理咨询室、康复训练室等功能设施,针对“一老一小一困”群体,禄钢社区突出巾帼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建成集为群众办事、服务于一体的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
巾帼志愿阳光站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推行“巾帼345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巾帼3用”解民忧:用心听群众诉说、用力为群众办事、用情为群众服务;“巾帼4进”优服务:挂包单位进网格、志愿服务进网格、法治力量进网格、专业人员进网格;“巾帼5共”扩资源:人员共管、信息共享、阵地共用、活动共办、事务共商,让居民在巾帼志愿阳光服务中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素质上的提高,从而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工作服务变成温馨亲情服务,直接走进居民的日常生活,深入人心。
2023年11月7日19时10分,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反复调取相关点位,确认居住在6幢的“红色”一级帮扶对象张爷爷一整天未出门后,随即通知张爷爷的结对联络员,经入户核实,老人生病了。当天晚上,巾帼志愿阳光站联系了健康志愿服务队为老人检查身体。之后,老人家里热闹了起来,幸福食堂定时送来可口的爱心餐,卫生室医务人员上门义诊,邻里互助的志愿者嘘寒问暖。
据了解,巾帼志愿阳光站利用“智慧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资源,将特困家庭、五保家庭、高龄孤寡老人家庭、帮教人员家庭等用红、橙、黄、绿“四色”标注进行分类管理,按照不同等级推送巾帼志愿服务队实施精准帮扶。
巾帼阳光志愿队由女性“两委”成员、党员干部、道德模范、“五老”人员等群体组成,由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妇联主席任队长。志愿队发挥地熟、人熟、事熟等群众性优势,广泛收集广大妇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诉求。
“我今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攒了38个积分,等攒够50个就可以换一个电饭煲了。”居民张大妈报名参加了“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她一边擦拭着儿童游乐园里的器材,一边和身旁的好姐妹谈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
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在阳光站开设“爱心超市”,居民群众每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获得爱心积分,根据积分卡上爱心积分的多少到“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物品。
巾帼志愿阳光站注重用好服务和需求“两个清单”,发动巾帼志愿者队伍认领群众“微心愿”,针对群众育儿咨询、创业指导、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小家电修理等提供点对点、个性化精准服务。组织医疗卫生单位、人社部门、企业等到社区开展卫生健康、就业创业等“一条龙”组团式服务;社区妇联执委结对帮扶孤寡老弱、留守儿童、困难残疾群众、长期生病老人等群体,常态长效开展跟踪式、兜底式服务,着力解决“一老一幼”服务难题,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