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我们要感谢党感谢政府,同时也要感谢中铁二十一局的援建者,是他们让我们在震后有了一个‘新家’!”日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梅坡村五社村民马拉莉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
马拉莉告诉记者,由于村里房子大多是老砖瓦房,地震发生的那个晚上,大量房屋都出现了裂缝,“不能住人”,她和邻居们手足无措,老人和小孩只能在玉米秸秆中包裹棉被抱团取暖,度过震后第一个夜晚。
“那时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当晚整个村子黑压压的一片,大家生怕再来一次地震把整个村子毁了。”马拉莉说。
在村委会的领导下进行自救的同时,2023年12月19日一大早,党和政府派出的救援力量到达了梅坡村。当天,作为援建单位的中铁二十一局的救援力量也到达了梅坡村。
记者了解到,地震发生后,中铁二十一局按照中国铁建党委部署安排,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调派所属各单位参与到抗震抢险救援中。积石山气温零下十多摄氏度,为使受灾严重的梅坡村群众温暖安全过冬,中铁二十一局决定立即帮助搭建活动板房,解决受灾群众无房住的燃眉之急。
中铁二十一局组织二公司、三公司、四公司、五公司、电务电化公司、勘察设计院等单位400余名员工,从临夏、兰州就近调集板房等应急物资发往灾区。在梅坡村,由于该村受灾严重、救灾任务繁重,且乡村道路狭窄、车辆难以通行,中铁二十一局援建人员加班加点,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分别在梅坡村党群服务中心、一社、二社、广场等9个安置点,保质保量率先完成首批捐建500间活动板房搭建任务。
“村里的孩子看见一个个整齐的‘盒子’吊装搭建,蹦起来拍着稚嫩的小手,说‘变形金刚’好厉害,我们有家了。”一位村民说。
“我们在3天内为梅坡村9个安置点搭建500间板房,提供1000张床,用于安置梅坡村受灾群众。”一位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间活动板房18平方米,墙壁厚度7.5公分,材质为防火岩棉板,与普通帐篷相比,兼具阻燃、防风雪、保暖、抗震性能。记者看到,工作人员还为每间板房配备了煤炭、床、被褥、电灯、食物等生活物资,既解决了当地受灾群众临时安置问题,又有效保障了取暖和安全。
搭建板房的同时,中铁二十一局援建人员还在安置点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服务站,每天,村里的孩子们围坐在巾帼志愿者身边,脸上洋溢着笑容。这里,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志愿者阿姨们成了他们的“临时妈妈”。
一个在地震中失去母亲的孩子,每天下午她都会来到这里,听志愿者阿姨们讲故事、学习手工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做游戏。“我希望能和孩子们建立诚挚的伙伴关系,通过一系列的游戏引导,让他们彻底打开心扉。”梅坡村巾帼志愿者说。
刚走进安置点,在错落有致的活动板房里,炊烟袅袅,时不时可以闻到地方特色食品油果子香甜的味道扑鼻而来。如今,梅坡村家家户户在安置板房里,不仅能看电视、能上网,还有书读、有炉子煮羊肉,生活井然有序。
在村民马发土麦的新家,活动板房内炉火烧得正旺,屋里温暖如春,家里一岁多的小孩光着脚丫在床上玩耍。“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中铁二十一局,能让我们这么快就住进了安置房。”马发土麦说。
“有了你们,村里的妇女老人,特别是孩子们,大家的心情好多了,我们也有好心情为家人榨油果子了!”一位少数民族妇女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