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我今年45岁。儿子去年离家上大学,现在家里只有我和丈夫。孩子离家后,我们夫妻一天说不了两句话,家里的氛围一直是沉闷的。最近,我常常感到困惑,这场20年的婚姻究竟带给了我什么?
结婚不久我就怀孕了,孕期反应很厉害,老公当时开始带团队,每天工作压力很大,他经常回到家两眼空洞地坐在沙发上。我想倾诉自己孕期各种不舒服、不方便,但看到他很疲惫的样子,不想给他增加压力,到嘴边的话就咽下去了。儿子出生后,主要由我带。后来,习惯成自然,我们家里和儿子的所有事都由我承担和应对。他把工资、奖金交给我,不过问家庭事务。我当时在图书馆工作,经常因为家事请假,后来就被优化下来了。这么多年,我和他慢慢地话越来越少,但不吵架。家里有事想和他商量,他总是说“我顾不上想这些,你拿主意吧”。我们之间连出现危机的时候都没有,他忙他的事业,出差时可以几天没消息,印象中他没给我买过礼物,儿子和我的生日或者一家人出去吃饭,他也没有更多的话和兴致。后来我和儿子都觉得他不在也挺好。儿子上大学之后,家里很冷清,我也渐渐感觉到这种死寂的氛围令我压抑。没与他沟通,是因为多年已经习惯了,不知道怎么与他沟通。我不想继续这样的婚姻状态了,却不知道如何改变。
袁婕
A:
袁婕,你好!
一场婚姻的确是一场协作,但好的婚姻关系应是一场亲密的、有温度的合作。
你们夫妻在过去20年里,他主外,你主内。这种合作模式是你们双方选择形成的,你一直担当贤妻的角色,因为怕他累,心疼他工作辛苦,所以主动选择了带孩子,操持家务的所有事由。可以说,你对所有家内事务的独自承揽,致使你丈夫习惯、默认了你们这种各主内外的模式。但是这种各自经营的模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夫妻之间失去了关系的亲密。你先生既在婚姻里又似乎不在婚姻里,你们各自在婚姻内活成了“孤岛”。
其实,婚姻里的两个人需要一起面对家庭中的各种问题,相互麻烦,相互依存,一起解决矛盾应对困难,一起给孩子树立榜样,彼此扶助提携、一起经历成长,一起说说笑笑、感受着彼此的生命不再孤单,感受到自己是被牵挂着的,感受到生命因另一个人而更完整。婚姻里,我们需要拓宽自己的边界,这才是婚姻的意义所在。
人到中年,你们的生活和婚姻都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既然开始不满于之前的婚姻关系,那么,就让我们来找找解决办法吧。
首先,不要再把你先生排除在家庭生活之外,有意识地邀请他参与你们家的活动。比如一起接听孩子的电话,安排一起社交会见朋友,安排一些家务琐事请他代劳,从温和的邀请开始,让他找到家庭男主人的位置,感受做丈夫除了挣钱养家,这个家庭中还需要他有什么功能。
同时,尝试告诉他,你是需要他的。孩子离家了,你们的人生亦到中年,你需要他,需要和他更亲近一些,需要他的慰籍与温度。婚姻中,表达需求是很重要的事情,一个男人被女人需要,他们会确定自己的重要性,自尊感也会得以提升,当需求被不断地满足,关系也会越来越亲密。被需要,也是我们每个人价值的体现。主动地坦言自己的渴望与需求是经营亲密关系必要的一环。
由于多年的疏离,你们之间是欠缺真正了解的。主动靠近,像对待一位朋友那样重新了解他,也让他了解你。女性在表达上有天然的优势,对于不善言辞的你先生,你可以主动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也去探索他的内心,他的爱好,他的悲喜,你会有和以前不一样的认识,也能滋生出彼此的沟通话题。当你开始真正关注他,他也会关注到你。
20年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调整的,可以一点一滴尝试改善。
最重要的是,你也要关注自己,孩子长大离家,你的后半程该如何度过,有没有自己想做的事,阅读、社交、运动、旅行……如果婚姻关系不能达到预期与理想,那就不执着于此。关爱自己,丰盈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的感受,“生命久如暗室,不妨碍我明写春诗”。其实一个人这一生始终是与自己相处,当有足够的力量过好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心态也会平和舒坦。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当你做好了自己,内心的力量也会慢慢强大。过好自己的人生,和身边人的相处也会更温润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