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辉
最近在玩一个社交App,其中会问不少问题,包含你最近拍过的好照片。于是去自己的朋友圈里找,尤其是找前些年给一些朋友拍的人像照片。看了一下,这些照片多是拍摄于2018—2019年期间,于是想到:为何不把这两年的朋友圈都整理一番呢?于是打开朋友圈的照片视图。
虽然我日常在朋友圈分享比较频繁,每天少则三四条,多时有十几条。但实际的整理工作比预想的简单很多,找几张好看的照片并不困难。于是花了大约15分钟,就基本完成了2018—2019年两年内容的整理。晚上睡觉前,乘兴又把2020—2023年的照片整理了一番,之后才心满意足地睡去。
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即一开始会倾向于找一些“美”的照片,无论是美景还是美人。但是随着梳理的继续,我会更加关注这张照片背后的意义,而不只是用光影、线条和色彩等抽象的方面做判断。比如我置顶的一张照片的背后,是我们2020年的一次搬家。这次搬家工程浩大,打包了三四十个箱子,前后收拾了小一个月。此外,还有一张我晨练的照片,因为这次晨练是和父亲一起。他和母亲日常住在1500公里以外的西部小城,每年会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与我们团聚。因为毕业以来聚少离多,所以格外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时光。
上述两张照片都称不上“美好”,甚至与“摄影”这个词毫无关系,最多只算是生活记录,但就是这样的照片,能把我拉回当年的场景中,回忆这些场景的过程非常温馨。
于是我决定把朋友圈的照片全部梳理一遍,找到真正可以代表自己的“编年史”素材,把它们置顶。回忆这些照片对应的年代以及背后的故事,这就是我人生的“编年史”。而通过持续地记录,孜孜不倦地分享,我成功把过去接近10年的生活做了最简洁的总结。
如果说人生就是回忆,那么我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的回忆。而通过梳理这些过往的朋友圈消息,尤其是那些带有照片的朋友圈消息,更是效果斐然。
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应该更主动、更频繁地发朋友圈,而不是相反。从这个角度看,我希望不仅是我自己更加重视朋友圈,更勇敢积极地在朋友圈分享,我还希望每个人都能如此,让这个世界中感受到生活之美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