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李晓萍,陕西省特级教师、教育督学、小学校长培训库专家、城乡教师发展共同体导师。荣获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我身边的好校长”、首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现为陕西省首批领航校长培养对象。出版著作《相信教育,遇见美好》《童心·童诗》。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两天两夜的大雪,湿润了空气,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却给行人带来了不便。在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凤师实验小学,一场热火朝天的清扫积雪活动正在开展。你一锨我一扫帚,学校大门口的积雪很快被清理干净,又现出一条宽敞的道路。
“在我看来,自然之美、情绪之美、劳动之美、精神之美对一个人的成长很有意义。”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凤师实验小学校长李晓萍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让学生玩雪之外,一起扫雪,感受劳动之美,何尝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做离孩子最近的人
“校长,我想邀请您参加我的画展。”
“没问题!请告诉我,你的班级、姓名……”
类似的对话在李晓萍与学生之间早已是平常事。“我和孩子们一起在公园玩过水枪,听过雨水落在水杉上的沙沙声,尝过雪花落在嘴里的味道,体验过雪落眉心、鼻梁、脸上的轻盈……”李晓萍说,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就是鲜活的教材,让孩子们内心热爱生活,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从感知到表达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每当看到学生勇敢地向我表达自己的愿望,我内心非常高兴。”李晓萍感慨道,一个有温度的校园,一定有一群带着温度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人,她想做离孩子最近的人。
令李晓萍印象深刻的是在“好儿童讲堂”活动中,一位学生要讲《楚汉争雄》这个故事却不知道从哪儿开始,还有些紧张。她就帮学生分析人物,模拟回答问题,在后来的分享中学生讲得很出彩。
“除了读和讲,这件事的意义还在于这位学生站在几百人面前,脱稿演讲、互动答疑的勇气,他自信、积极的状态、对自我的认可及对其他孩子的带动作用。”李晓萍说,类似的活动还有“五正德育”“凤园小先生”“红领巾议事厅”等系列课程,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成长带来的快乐与力量。
从教31年,李晓萍一直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感受。她说,做校长是一个阶段的工作;做教师是一辈子的追求。心中有孩子,教育才是美的。她在唤醒每一颗心灵的同时被孩童真挚纯洁的心灵和情感唤醒,在成就孩童的同时被孩童成就。
让阅读成为学校的校风
从书香教师到书香班级,从书香校园建设到书香家庭评选,全员阅读在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李晓萍谈到,在她发现师生阅读意识淡薄后,开展了“阅世界”全学科全学段阅读活动,以“快乐3+N,成长365”打卡的方式推动师生每天坚持。师生要完成阅读、练字、运动三项任务,其余为家务劳动、艺术素养等。学期结束,老师们的阅读笔记装订了厚厚三大本,孩子们在总结中写道:“本学期我最开心的是养成了每天坚持3+N活动的习惯,下学期我要努力做得更好。”
让阅读伴随孩子一生是李晓萍认定的事。在她曾工作的宝鸡市实验小学,学生坚持每日阅读打卡,小学六年最低阅读量500万字左右,远远超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教师要给孩子一碗水,自己需有源头活水”,李晓萍每年举办3至4期线上读书分享活动。
在读诗、赏诗、写诗中留住童年
星星,
你一定想去远方旅行吧!
要不,
为什么有时乘着小船,
有时踩着独轮车?
“这首名为《星星》的诗是学生有感而发的。”李晓萍说,生活是世上最大、最美的教室,正经历的一切就是儿童“思维的源头”。她希望,孩子在读诗、赏诗、写诗中,留住童年的美好。
她告诉记者,成立诗社源于2016年到杭州开会的经历,当时她接触到已出版诗集的孩子们,她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优美的语言、大胆的交际能力惊讶。回到当时任职的宝鸡市实验小学,立即创办了童心诗社。后来,许多学生在全国少儿诗歌大赛等活动中获奖,多篇作品发表于《少年儿童报》《延河》《少年月刊》《宝鸡日报》等。
2021年,李晓萍在新履职的宝鸡市高新凤师实验小学创办了云凤诗社,如今,已有多位同学的诗歌发表于《花城小作家》《宝鸡日报》等报刊。
李晓萍说,让孩子们每天朗读一首诗发到群里,抽时间点评。每周两次社团课及采风课,她亲自指导。“一年春天,绵绵细雨飘洒而来,孩子们说春雨躺在花瓣里睡觉,孩子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身边的万物都会让孩子联想到美好的意境。”李晓萍说,“尊重、欣赏能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时间、空间,才有可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