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走高,催生出更多以旅游为基础的附加活动,比如以“支教”为由头的旅游团、国际义工等项目在互联网上备受追捧。不少机构放出的宣传文案提到,参与“支教”活动后会获得相关的资质证书,甚至可以给想要留学的孩子带来帮助。
“旅游支教”本身是一种公益活动,对于参与者来说是一种富有意义的旅行体验。然而,当这种公益行为被过度的商业化包装,就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商业噱头,不仅达不到帮助教育的目的,还会对当地的教育生态构成不良影响。对于这种现象,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旅游支教”监管,防止其过度商业化。公益组织和旅游机构本身应更加透明和负责,让参与者真正体验到公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