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
1月2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会上表示,2023年全年我国商务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三方面促进社零增长 提升消费新热点
王文涛介绍,在“保稳”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历史新高,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5%。外贸方面,货物进出口在高基数基础上以人民币计实现了正增长,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左右。总体上,这些领域都保持了基本稳定,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提质”方面,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的质量和含金量不断提升。如网上零售额增长11%,继续保持较快增速;服务零售额增长20%,展现出较大的增长潜力。我国中间品进出口占比达到61.1%,保持在历史高位;特别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3.1个百分点,达到53.5%,牢牢占据“半壁江山”。
在“增能”方面,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比重增至27.6%,创历史新高;绿色、健康、智能产品、国货“潮品”备受青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汽车出口增长超过50%,跨境电商出口增长19.6%,都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增长39.7%,充分体现了外资分享中国市场机遇的热情。
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 推动消费活动持续扩大
王文涛表示,去年商务部围绕恢复和扩大消费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将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围绕着“持续扩大”这个关键词举办各类消费促进活动,营造浓厚的消费氛围,为居民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消费体验。如将突出节庆时令,结合传统节日、公休假日等消费旺季,组织举办网上年货节、数商兴农庆丰收、冰雪消费季等活动。
我国汽车和家电市场已从单纯的“增量时代”进入“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王文涛介绍,今年还将推动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将加强支持引导,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打通以旧换新的难点堵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更好地满足消费品换新、升级的需要。
国货和“潮品”两者的“跨界”碰撞交融,已经激发出居民生活和消费的新热点。王文涛表示,商务部将持续关注国货“潮品”的消费,拟认定新一批300多个“中华老字号”。它们顺应时尚化、定制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推出了不少“潮品”,深受消费者特别是现代年轻人的喜爱。将推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为国货“潮品”消费厚植文化和商业基础。
王文涛表示,将持续优化城乡消费环境,在城市继续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逐步完善以步行街为引领、智慧商圈为支撑、便民生活圈为基础的城市商业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的消费能级。在农村将深入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加快补齐乡村商业短板,构建设施完善、双向顺畅的农村流通网络,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持续释放农村的消费潜力。
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 推动外贸发挥更重要作用
2023年,中国的跨境电商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跨境电商是外贸的新动能之一。去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2.38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5.6%,比全国进出口增长速度高出15.4个百分点。
王受文表示,其中跨境电商的主体在不断增长。初步统计,现在全中国有外贸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64.5万家,其中跨境电商主体超过10万家。跨境电商生态圈不断优化,海外仓已经达到1800个,比2022年增加了200多个,全货机达到255架,比2022年增加了32架。品牌建设取得不错进展,到去年底,我国注册的海外商标超过3万个。
王受文表示,下一步将出台《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未来将加大培训力度,培训10万人次。推动出台《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在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确保头程、尾程、支付、营销、海外仓各环节都能保护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