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基层中国 PDF版下载

栏目:小巷总理 社区负责人面对面

版面: 基层中国

吉林省长春市重庆街道光明社区党委书记刘华宇:

恪尽职守在基层,倾情解忧暖民心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熙爽

    “李大娘,来剪发啦!您老伴的身体最近怎么样?”“刘大爷,谢谢您来看我,别忘了下午还有免费的义诊活动。”……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重庆街道光明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一个忙里忙外的身影格外显眼,她是社区老人时常念叨的“小刘”,是小区居民交口称赞的“刘书记”,她就是光明社区党委书记刘华宇。

    2024农历新春将至,刘华宇忙得脚不沾地:“要总结去年的工作经验,做好今年的工作规划,策划新春活动,解决居民难题,最关键的是,要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走访关心社区的困难家庭。”

    关心关怀困难家庭,是光明社区2023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过去几年,光明社区建立了“网格长入户走访”的工作模式,鼓励社区工作人员与网格长定期入户走访了解居民的生活情况与实际需求。“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社区有低保户30户、困难群体12户、残疾人121人、空巢老人100余户……”每个家庭的详细情况,都被刘华宇清楚地记在心上。

    刘华宇说:“困难群众在哪里,我们的扶助政策就指向哪里。为此,每遇到一户困难家庭,社区都要详细了解对方的各项情况,查看是否能帮助他们申请低保或医疗救助,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使困难群众及时得到保障。”在社区的帮助下,患病多年的王先生享受到低保政策,生活有了基本保障;突发脑血栓的刘大爷办理了残疾证,享受到相关社会保障政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社区的小小举措,帮助逆境中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华宇对记者说,“我们不仅希望在物质上为困难家庭提供支持,更期盼通过开展助其自立的帮扶服务,给困难家庭找到自立自强过上好日子的方法。”

    为此,光明社区不断链接社会资源,向困难家庭提供各项服务:为孩子患病的父母寻找合适的工作;通过“365惠民平台”等渠道,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设立手工草编等技能培训班,帮助居民掌握一技之长、扩展就业途径;开通“星光直播间”,给想要尝试直播的居民提供工作地点和平台……

    “这几年,我们还开展了‘认领微心愿’活动,组织辖区联盟单位的党员认领困难家庭的心愿清单,将他们的心愿清单变为圆梦清单,有的群众上午刚提出的困难,下午就被解决了,活动得到了居民们的高度好评。”刘华宇说。

    服务困难家庭,还要考虑到大家的精神需求。近年来,光明社区大力发展上午为孤老、空巢老人、困难家庭老人免费剪发,下午举办义诊的“便民星期五”;通过开展社区食堂、举办文化活动等举措,丰富惠民文化,做优社区服务。

    社区居民刘素秋告诉记者:“如今,我们有困难就找小刘书记,她就是我们的主心骨,遇到这样的书记,我们觉得很幸福。”听到居民的评价,刘华宇笑了,她说:“社区工作就是群众家门口的工作,让群众舒心和安心,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居民无小事,细微显真情,想要做好社区工作,就要不怕麻烦,提供精细化服务,将居民的大小事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帮扶困难家庭的工作模式,做好惠民便民服务,全力提高困难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