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新春走基层·家乡的味道 PDF版下载

版面: 新春走基层·家乡的味道

“盘头大姨”美出新高度、抖擞过大年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新年新气象,在天津,过年盘头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时尚。高高盘起的发型,显得女士们喜气洋洋。 天津“盘头大姨”在2023年下半年“火出圈”,盘头成为天津的“新名片”,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打卡”。尤其是新春临近,天津美发店的生意十分火爆。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天津理发店,看“天津大姨”如何热热闹闹盘头迎新春。

    马上要回老家过年了,在天津务工的周雅青特意来找大姨盘头,想让自己以更好的状态回家见父母。

    推开门,店内面积不大,有三套做发型的老式桌椅,镜子上方贴有一排发型图,对面墙上贴有喜庆的“福”字。店主刘姨正给从深圳赶过来的路云烫卷发。路云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在天津玩了三四天,离开前找大姨烫个“只有这种老店才烫得出来的卷发”。

    周雅青坐下没一会儿,门又被推开了。从杭州过来的张小琳和张晨,在北京和天津玩了一圈后,专门来找天津大姨盘头回家过年。

    听说两人第二天要坐火车回杭州,刘姨便用地道的天津话笑着说:“刚有一位南京来的游客盘了个两米高的头发。”

    不一会,周雅青和张小琳选好了自己想做的发型,“盘头大姨”一边给她们盘头一边和几人聊天,大家没一会儿便熟悉起来。

    刘姨说,自己这家店从1991年开业,已经开了30多年,每天从早上八点营业到晚上八点。临近春节,来盘头发的人更多,加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店里的客人更是“不断溜儿”(连续不断)。

    “天津的大姨都爱美,还美出‘高度’。”刘姨介绍,盘发价格为50~80元,头饰单算,“算下来大多不到200元”。一般而言,头发盘好后可以维持一个星期,“睡觉起来也不会乱”。因此,有爱盘头的天津本地大姨,会一周盘一次头发。

    天津“盘头大姨”火出圈后,有年轻姑娘也想尝试。刘姨记得,有一次,因为有人过生日,5个来自天津大学的女生一起到店里盘头。“后来来店里盘头的年轻姑娘越来越多”,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冰棍头”“香蕉头”“凤凰头”“孔雀开屏头”……只要能想到的发型,就没有大姨做不出来的。

    说说笑笑间,有老主顾陆续来到店里。附近小区的居民肖雨下班时来过一次,发现店里人满了,便先回家吃了饭。肖雨说,在自己小时候,临近春节,家里的老人也会买来发饰,给家里的孩子盘头。所以对不少天津人而言,“盘头是童年回忆”。

    头发盘好后,大姨开始上发饰。五颜六色的穗子、扑扇着翅膀的蝴蝶、闪闪发亮的小夜灯……大姨似乎有个百宝箱,不停从几个纸箱里拿出不同的发饰,让人眼花缭乱。

    “我觉得你们一来,我就要放飞自我。”天津大姨独有的幽默和乐观,加上几个姑娘也很开朗,店里的气氛一时很是热闹,笑声不断。

    “没有距离,不管认不认识,主打就是开心、快乐,这就是我们天津大姨的精髓。”刘姨颇为自豪地说。

    一吹,一拉,一卷,用发卡和发胶固定着,再上各种发饰,撒点金粉,四五十分钟后,一个漂漂亮亮的发型就盘好了。

    “哇,你真好看,像是要去结婚的新娘子。”

    “你也好漂亮,我下次要做你这样的。”

    张小琳和周雅青互相赞美着对方,并不约而同地提议一起拍合照。于是比心、捂脸、背靠背……两人来了个三连拍。

    “感觉盘完头发后,走路姿势都不一样了,会下意识抬头挺胸。”周雅青和大姨分享着自己盘头后的感受。

    “因为盘上头发,人立马就精神了。再穿上漂亮衣服,精气神就不一样了。”刘姨解释道,“有句话说,人就活那么个精气神,甭管有钱没钱,就是这么利利索索,这也是一些天津大姨喜欢盘头的原因。”

    得知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张小琳今年是本命年,刘姨又拿出一个红色的小龙人别在她头上,增加年味儿。“今年是龙年,我们专门准备了小吉祥物,再撒点金粉在龙身上,就跟龙鳞一样,不仅漂亮还有好的寓意,也提前祝大家过年好。”刘姨笑着说。

    天津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哏都精神”在大姨的笑声中尽现。(文中均为化名)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