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乐活 PDF版下载

版面: 乐活

赶完大集过大年


    逛完买完,等着过年,南北一处,真就过成了个普天同庆。北方人是饺子老酒推杯换盏,海南人喜欢一大家子围坐一圈,打边炉,除了小青橘和黄灯笼辣酱是必备调料,其他丰俭皆宜,吃过年夜饭,就又翻开了一春。

    ■ 沈荻

    今冬最火的两个旅游地,恰是一北一南,南方小金豆们纷纷跑去哈尔滨感受冰天雪地,东北候鸟们早早地订好机票,飞来了后花园海南。

    目前身在海南的我,过年就等于一场南北大联欢,东北阿姨们占据了各个小区的春晚舞台,身姿挺拔,秧歌喜庆;东北大爷每天扛着鱼竿蹲守湖边,贤惠地买菜做饭。热爱生活的东北人,不管走到哪儿都能把自来熟和好热闹的天性发挥到极致,那最不能放过的地方当然还得是菜市场。

    我是在逛早市儿的时候,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点的,作为一只晏起的夜猫子,偶尔早起,出门溜达溜达,刚走到商业街附近,远远就听见一片热闹的吆喝声,拎着菜篮子和小推车的大爷大妈们鱼贯而出。白天冷冷清清的商业小街,此刻堆得露天席地,盆满钵满,地上一溜儿泡沫箱。半青半红草莓柿子,一点红油豆角,满坑满谷的茄子萝卜,地摊旁还有小喇叭循环播放:两根黄瓜一块钱!两根黄瓜一块钱!

    路口小摊上,东北大哥正卖力地举着木槌敲打糯米团,现做的驴打滚儿,撒上一层黄豆粉,立等可吃,又甜又糯;自家烙的大饼子,现煮的老玉米,两块钱一个,扎扎实实,碳水快乐;大叔一把蒲扇,护着案板上的熟菜,卤牛肉、酱肘子,闪着油亮亮的光,哪怕不买,看着都觉得这日子实在过得饱满。

    要不是摊子上也摆着绿色儿的地瓜叶、雷公根、水芹菜,淡秋香色的百香果、金黄橙红的芒果、紫皮儿的火龙果,几乎以为这是穿越到了东北某个小镇上,但这个点儿,你是绝对不会找到出摊的海南人的,生物钟不一样,本地朋友们还没醒呢。

    拎着两套大饼油条回家,老爸问,在哪儿买的?我脱口而出,集上。想了想,又更正,是早市儿。

    热闹归热闹,比起正宗的东北大集,到底差了点儿寒冬腊月里那份儿热气腾腾的年味儿,在海南非不想为,实不能为也,东北的大爷大姨们,尽力了。

    对于东北人爱赶集的天性,我是有一点儿认知的,多年前曾经在黑龙江一个小城赶过集。临近年节,一条小街热闹非凡。足有半米多长的大鱼席地而放,垒成冰山;蔬菜娇嫩,得堆在卡车车厢里,用厚棉被盖着;半片大猪竖吊在铁钩上,老板磨刀霍霍,下刀麻利,咔嚓两下,肉是肉,骨是骨; 各类活禽关在铁笼子里,咯咯哒哒,叫声洪亮,好比鞭炮。

    年画儿、春联儿,红艳艳地铺在雪地上,打眼又喜庆;冰糖葫芦在草靶上扎成刺猬,冻梨冻柿子,黑漆麻乌不起眼,买回去搁水里泡软,可以拿吸管吸着吃;各种雪糕、冰激凌露天成箱摆放,略一驻足,就会收获一个盆,随便抓,论斤秤,我说我就买一个尝尝。老板打眼扫我一眼,挥手,拿走,不要钱。

    大集上到处是吃的,一块钱一碗的豆花,现炸的油条油糕、烤冷面、大饼子、黏豆包……从街头逛到街尾,本来冷得直打哆嗦的我,竟逛出一身热气,哈气里都是油炸糕的糖香。

    海南人过年也赶集,但没有特定的日子,仍是一早一晚。早市不早,总得七八点后,农民们才担着青菜来城里卖;晚市不晚,下午三点之后,午觉睡醒了的海南人就会慢悠悠地来出摊了。虽然种类跟平时差不多,但周围村子里的人,到了过年前夕,通常都会到城里来采买,菜市场和超市就比平常热闹一些,生生将穿着大T恤大短裤的热带营造出了三分节日气息。

    比起北方人对赶集的仪式感,海南人更重要的目的是“做节”,逛得快乐,南北共通。好多海南本地妇女,身上挂着两只小皮猴,左手右手,拎得满满当当。此地风俗,男主休闲,女主内外,除了必买的鸡、鱼、蛋和水果,用以做祭祖之用,还得买鱼、海鲜、各种蔬菜,再买一些农家酿的山兰酒,糯米做的薏粑、红糖大年糕以及给小孩子的甜粿咸粿。薏粑里头是芝麻花生馅儿,三块钱一个,我逛菜市场,常手执一只,边吃边逛;一整块黑糖糯米做成的红糖年糕,圆墩墩,又黏又软,没法动刀,得用细绳子来切,是海南人过年祭祖的必需品;甜粿咸粿,有点像我老家的炸麻叶儿,酥脆,香,是用来糊弄小孩子的最佳零食。

    逛热了,就在市场边儿的小摊上,来一碗八块钱的椰奶清补凉,绿豆红豆莲子薏仁西瓜百合,冰,凉,甜,一碗下肚,汗消暑尽,已然分不清春夏秋冬。

    逛完买完,等着过年,南北一处,真就过成了个普天同庆。北方人是饺子老酒推杯换盏,海南人呢,喜欢一大家子围坐一圈,打边炉,除了小青橘和黄灯笼辣酱是必备调料,其他丰俭皆宜,吃过年夜饭,就又翻开了一春。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