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小传 /
宋淑霞,现任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党支部书记、副部长,长期从事敦煌文化弘扬、讲解员培训、社会公众教育和游客管理工作,曾参与并圆满完成多项重大接待的讲解接待工作。自1998年扎根于敦煌,二十多年来宋淑霞无怨无悔,成为“打不走的莫高窟人”之中的一员。这些年,她参与文化传播方式创新,探索运用科技对敦煌文化进行创造性挖掘,先后获“世博青年服务之星”、甘肃省直文化系统先进个人、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没想到总书记对敦煌那么熟悉、对莫高窟的文物如数家珍……”“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让我们特别感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从事敦煌文化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回想起2019年8月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莫高窟讲解时的情景,宋淑霞仍激动不已,那天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作为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副部长,宋淑霞见证了敦煌的传承与发展。二十多年倏忽而过,如今的宋淑霞也已经从刚入职时的青涩大学生成长为专家型讲解员。
每天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宋淑霞对自己的目标愈发明晰而坚定:“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起更多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敦煌的“魔力”
宋淑霞的“敦煌情缘”,还要从20多年前说起。
宋淑霞是甘肃酒泉人,1998年大学毕业后,应聘来到敦煌研究院当了讲解员。记得来研究院的第一天,她被带到自己的宿舍,那是一座二层小楼,也是莫高窟的专家们住的地方。房间里只摆着一张桌子、两张床,条件简朴得让人意外,当时和她一起被招来的一名男生下了车连行李都没放,就被家人带走了。也许是上岗培训时第一次见到樊锦诗院长时,院长的热情和期待打动了宋淑霞,所以,她决定留下来。
宋淑霞说,处在戈壁大漠中的莫高窟,距离敦煌市区还有20多公里。那时没有网络,甚至没有电话,打电话要到敦煌市邮局去打,报纸也得几天后才能看到。吃饭都在单位食堂,错过了饭点可能就得挨饿,因为这里连个小卖部也没有。“不过这里的人都很亲切,无论是樊锦诗院长,还是院里的其他专家们,闲暇时总会和新人聊天解闷,嘘寒问暖。这里的老师们都特别可爱,很温暖,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宋淑霞说。
但是一年后,一个机遇让宋淑霞又站在了选择的十字路口。当时外省有家电视台招考主持人,宋淑霞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那家单位试了镜,没想到居然顺利地通过了各种考核。
就在宋淑霞准备离开的时候,研究院管理科的一位老师对宋淑霞说:“你要离开了,有点遗憾,毕竟在这里工作了一场,总得留个纪念吧,我带你到窟边照几张工作照吧。”
就在那一刻,宋淑霞忽然不想走了。想起在这里的点点滴滴,她发觉自己和这里已经有了感情。她已离不开这里,也离不开莫高窟了。
“敦煌这个地方似乎有一种魔力。虽然后来陆陆续续也有去其他地方工作的机会,但每次我都选择了留下。”宋淑霞说。
融入自己的生命
“莫高窟的工作生活很纯粹,我喜欢这种感觉。”宋淑霞说。工作生活在大漠戈壁中的敦煌研究院,宋淑霞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里。
每天带着游客穿梭在莫高窟的一个个洞窟中,宋淑霞渐渐发现,那一幅幅壁画、一尊尊塑像,并不单纯讲的是佛国里的世界。它们背后的历史和故事,让她仿佛看到了千百年以前在这里生活的敦煌先民。每天沉浸在这里,与这样一个莫高窟对话,宋淑霞感受到的是无限的乐趣和探索的纯粹。
“今天人们穿戴的服饰,比如裤袜、背带裤,还有很多流行的元素,在莫高窟的壁画中都有。还有一些首饰、珠宝设计图样等,在莫高窟的壁画中也可以找到……”
从入职敦煌研究院那天起,宋淑霞就潜心学习、积累自己的涵养学识,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她先后在省内、全国文博系统的讲解大赛中获奖。与此同时,她潜心钻研,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并独立编撰完成《敦煌与丝绸之路》一书,策划出版了《“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等敦煌文化普及读物。这些年她还获得“世博青年服务之星”、甘肃省直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及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莫高窟为宋淑霞开启了另一个世界,走进这个充满艺术文化瑰丽想象的世界,她渐渐懂得了过去1000年里东西多元文化在敦煌交融碰撞的内涵和意义,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这些老一辈莫高窟人会放弃优越条件,选择留在敦煌坚守一辈子。
“在莫高窟待久了,这里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宋淑霞说。
传递文化自信
“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离开莫高窟时的殷殷嘱托,宋淑霞一直牢记在心。
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这几年宋淑霞很忙,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宋淑霞和同事们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开发“云游敦煌”小程序,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从多种角度去探索敦煌石窟;结合数字资源和定位技术推出了飞天游览专线,通过手机软件就可以实现各个角度观赏壁画,在洞窟外可以拿着手机和数字化的影像合影……
在树立文化自信方面,敦煌研究院加大了敦煌文化进校园的活动,每年利用学校的社团课进行敦煌文化宣讲,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和敦煌的七所中小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旅游淡季的时候,文化弘扬部还组织讲解员们走出敦煌,到全国各个地方开展工作公益文化讲座。2023年春节,敦煌研究院在线上面向全球公众推出“云赏敦煌”系列短视频节目,目前播放量已达1.2亿。
“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总书记要求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哪里来?我觉得就在这里!”宋淑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