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
新春伊始,湖北省宜昌市云集街道桃花岭社区“妈妈社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迎新春拓印活动。在社区内的桃子剧场,众多宝妈带着孩子现场体验拓印技艺。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来到辖区居民家中,将亲手制作的作品——新春吉祥福送给居民们,传递新春的祝福。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桃花岭社区新成立的“妈妈社团”妇女小组策划并组织。这个妇女小组成员以社区全职妈妈为主要成员,以社区“桃子剧场”作为活动主阵地,自2023年以来,先后组织辖区妇女儿童及家庭开展非遗手工艺品编织、绘画创作、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主题活动50余场。
“针对妇女及家庭成员的现实需求和兴趣爱好,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帮助全市村庄社区建立了3000多个公益类、服务类、互助类、文体类妇女兴趣联谊小组。”宜昌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组织建设从何处破难,基层妇联组织效能如何提升等问题,近年来,宜昌市妇联抓住妇联组织建设的“关键点”、参与基层治理的“关键人”、精准服务妇女的“关键事”,积极推动构建上下贯通的基层妇联组织架构,有效带动了妇联组织与妇女群众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宜昌市妇联积极推动建设以村(社区)妇联为基础,多种妇女组织融合并存的“1+N”基层妇联组织体系,探索将妇联队伍向妇女生活的最小单元贴近,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各类妇女小组6607个。秭归县王家岭村探索“村党组织—村妇联—村落妇女小组”工作架构,广泛动员村妇联执委、妇女能人、巾帼志愿者,选出62名女性进入16个妇女小组,将妇联的引领服务联系工作变得更接地气,更有效率。
“怎么有利于做好妇女工作,就怎么建妇联组织。”为了扩大新领域组织覆盖, 宜昌市妇联根据“业缘、地缘、趣缘”,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妇女群体等领域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建设妇女组织。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单独创建、行业统建、区域联建等方式,在“三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152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