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权益周刊 观察 PDF版下载

栏目:法治人物

版面: 权益周刊 观察

执行是将纸面判决变成真金白银的职业良知,是让每个当事人在执行中有获得感、满足感的担当作为,是勇于破局、越挫越勇的坚定与魄力

能动执行 让每个当事人满意

——访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法官李琳琳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崔安琪

    2005年,在中国政法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李琳琳明确了职业规划:做一名有坚守有情怀的人民法官。2011年,李琳琳进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法官不穿法袍、不敲法槌的第一印象让她有些失落,但她明白,干一行爱一行才是人生该有的态度,开始沉下心来学习、办案。

    李琳琳在执行岗位一干就是13年,一路摸爬滚打,从懵懂胆怯的小姑娘蜕变成从容坚毅的女法官,逐渐形成自己的办案节奏和风格。她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执行绝不是简单地走程序,而是用另一种形式守护公平正义。”

    主动破局 智慧执行

    执行更多时候是要在僵局、隔阂、两难中实现公平正义。李琳琳始终牢记“将实质性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作为司法审判工作的目标、导向”的工作要求,在解决问题中能动破局、智慧执行,实实在在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0年5月李琳琳接手了21名劳动者与某公司合同纠纷的群体性案件,经过网络财产查询和被执行人主动申报,她发现:被执行公司已经营异常,无任何其他财产可供执行。

    一边是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现状,一边是急切期待着法官回应的申请执行人,李琳琳决定前往该公司住所地一探究竟。办公场所是租赁的、没有不动产……李琳琳在公司发现还有几套成色不错的木制家具,决定就地查封、扣押这54件“意外之喜”,以待后续拍卖处置。

    但双方对扣押财产价值及评估、拍卖分歧较大,被执行人称扣押财产价值不菲,却无力承担评估费用;申请执行人认为扣押财产有价无市,不愿垫付评估费用,财产处置陷入僵局。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李琳琳脑海中产生:采取双方当事人议价的方式确定起拍价。

    在随后的两个月时间里,为了让21个人意见一致,李琳琳和团队逐个突破,逐一向申请执行人释明当事人议价方式确定起拍价的优势。最终,21位申请执行人均赞成采取议价的方式确定起拍价。在被执行人那边,李琳琳通过多次沟通说理,被执行人最终理解起拍价并非拍卖标的的真正价值,同意与申请执行人在同一个价值区间进行议价。

    最终,扣押的54件家具经二次拍卖全部处置完毕,共计执行到位金额473479元,经21位申请执行人合意,法院按照债权比例向21位申请执行人分配案款。

    发放案款的那天,21位申请执行人纷纷留言感谢李琳琳,她无比真切地感受到那份作为法官的职业荣光与使命,更加坚定了为民司法、能动作为、勇于破局的信念。

    不惧危险 果敢执行

    在执行的过程中,李琳琳也会遇到被执行人不配合、不主动等逃避执行的行为。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她便会果断出击、动真碰硬,及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高效兑现胜诉权益。

    李琳琳曾因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紧急线索,凌晨4点驱车700公里异地扣押涉案车辆。她认为,申请执行人查找线索很不易,不能再让他久等。她也曾因权利人提供的线索,前往50公里外的银行查询系统未反馈的信息。后来,这些没有放过的线索给案件带来了巨大转机,权利人如愿拿到了全部赔偿款。

    查人找物是执行工作的关键和难点,案件的顺利执结,除了法官线上线下的财产调查外,离不开权利人的积极配合,对于权利人提出的线索和诉求,李琳琳“如我在诉,情同此心”。她说:“不放过任何一个执行线索,倾力回应群众‘急难愁盼’,不辜负,不敷衍,把希望留给当事人,把难题留给自己,是使命担当,也是职业良知。”

    在一起劳务纠纷案件中,被执行人屡屡承诺履行却又一再拖延,后来李琳琳选择在周末早上前往被执行人住所现场执行,但没找到人。她又通过物业查到被执行人车辆的进入记录,随即在小区内展开地毯式搜寻,3小时后成功扣押车辆。一周之内,被执行人一次性足额支付了拖欠农民工的工资。

    2022年1月在一起合同纠纷案件中,被执行公司除了几十辆货车外,没有其他财产。申请执行人要求卖掉他们的车。但李琳琳第一时间做了现场调查,一周后,她拿着一沓车辆运营收益表对申请执行人说:“卖车短期内能清偿部分债权,但企业可能会破产,剩余债权将难以兑现。让企业利用查封车辆继续经营还债,是为了最大化实现您的权益,也给了对方一条起死回生的出路。”

    之后,李琳琳在酷暑高温中数十次到露天货场进行调查,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目前案件已执行到位近600万元。权利人激动地说:“李琳琳法官是人民的好法官!”

    能动执行是将纸面判决变成真金白银的职业良知,是让每个当事人在执行中有获得感、满足感的担当作为,是勇于破局、越挫越勇的坚定与魄力。李琳琳总是多想一点,多做一些,多走一步,案件也总会迎来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局面,这不仅是执行工作的独特魅力,也是李琳琳保持热爱与耐力的不竭动力。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