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开工第一天 PDF版下载

版面: 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开工第一天

重庆“90后”村主任袁孝鑫

带领乡亲走好乡村振兴“幸福路”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凌漪

    “咚咚咚……”2月18日,龙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阳光明媚。村主任袁孝鑫起了个大早,挨家挨户敲门、入户走访。

    “村上已经联系好了设计师,免费帮咱们设计,把自家老屋翻新,改成民宿、餐厅、咖啡馆、创意小店等。我这次来是先收集一下大家的意向、听听大家的想法。”走进50岁的村民吴军家中,袁孝鑫开门见山。

    “我想腾出自家老屋的8间房做民宿!” 吴军笑着说,前段时间,旅游环线通车后,将下庄和巫山小小三峡、大昌古镇、当阳大峡谷等景点串联起来,给下庄带来了更旺的人气,现在来下庄参观、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民宿供不应求,自己很看好村里民宿的发展前景。

    看到吴军对新的一年信心满满、干劲十足,袁孝鑫打心眼儿里高兴。要知道,曾经的下庄村,四面绝壁,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

    1997年,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决定在绝壁上修出一条公路来。历时7年,6位村民为修路献出生命……2004年,下庄人靠着“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的精神,在绝壁上凿出8公里“天路”,将从下庄到巫山县城的时间从两三天缩短到车程只要一个半小时左右。

    路修通了,村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红火,在毛相林的带领下,乡亲们发展起产业,不少村民不仅自己的住宿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还办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在外工作的袁孝鑫,了解到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后,也动了心。2022年年初,她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创办了一间名为“下庄布谷”的扎染工坊。

    “我从村里长辈的口中了解到下庄染坊的历史,想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袁孝鑫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为此,袁孝鑫开始通过向老手艺人请教、自己上网学习、到云南大理实地学习等方式,以及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练习,逐渐提升自己的扎染技术。

    2023年10月,在村民们的支持下,31岁的袁孝鑫当选下庄村村委会主任,带领村民们迭代升级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

    “2023年,村民人均收入1.8万元左右,是修路前的数十倍。”袁孝鑫自豪地说。“新的一年,我还打算探索直播带货,助推村里的农产品销售。同时,扩大扎染工艺品的生产规模,吸引更多村里的妇女到扎染坊工作,实现家门口增收。”

    “靠着‘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老一辈下庄人走出了一条坚实的脱贫之路。”袁孝鑫说,“如今,接力棒交到了我们年轻人手上,我们要传承好‘下庄精神’,去开辟一条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