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凌漪
春节期间,重庆市铜梁区的夜晚,大街小巷,一个个大红的灯笼、一条条亮丽的灯带、一组组包含“龙元素”的彩灯都亮了起来,把整座城市装扮得流光溢彩。
在当地的玄天湖龙舞广场上,一场龙舞表演正在进行。
“我们铜梁人和龙有着不解之缘。”出租车司机自豪地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介绍,“铜梁龙灯龙舞起源于明代,因制作工艺宏大巧妙,龙舞表演粗犷豪迈而闻名。现在,这一传承了上千年的民俗,已成为铜梁人必不可少的新年庆祝活动之一,可以说看过了龙舞才算过年。”
伴随着或缓或急的音乐,造型独特的水云龙、荷花龙、稻草龙、夜光龙一一登场。压轴的火龙表演将演出推向最高潮,伴随着广场四周升起的焰火,一条火花四溅的“金龙”划破夜空。烧至1600℃的火红铁水被高高洒到空中,顷刻间,万千铁花如流星般落下,犹如一朵朵金花在空中绽放。
观众席上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60岁的李绍兵一家六口专门开了40公里赶到这里看演出。他说:“早就听说铜梁龙舞的鼎鼎大名,我们家刚刚换了新车,正好一家人一起来看表演,希望今年日子更红火兴旺。”
龙舞广场外的摊位上,卡通龙灯、剪纸3D立体龙、彩色钢丝做成的龙等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观众眼前一亮,也让摊贩们鼓起了腰包:“春节这几天,我们生意特别好,一天都能卖上千元的货品。”一位小贩说。
一道龙舞“年味”大餐,带火了一条“龙产业”,也为当地居民带来可观的收入。据铜梁区文旅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铜梁大力发展龙文化产业,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本地老百姓就业。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铜梁区培育民间龙舞艺术表演团队35支,全区龙舞展演的团体和企业共有16家,常年从事龙舞展演的教练、导演和演员100余人,产业从业人员有上千人,年产值5000余万元。不少老百姓还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从事龙灯彩扎,就近务工增收,其中大部分是女性。龙舞产业为带动全区群众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