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

湖北实施儿童友好社区微改造项目

适儿化社区为幸福童年“加码”

湖北实施儿童友好社区微改造项目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姚鹏

    “加油,加油!”湖北大悟县西岳鑫城小区里的小赛道上,孩子、家长和志愿者们正在参加一场亲子趣味运动会,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西岳鑫城是大悟县首个“儿童友好社区微空间改造项目”样板点,由县妇联、城关镇、西岳社区和开发商多方联手共建,项目利用社区“边角地”,通过微改造,拓展儿童活动“微空间”,建起了儿童共享菜园,无障碍儿童步道等适儿化户外活动场地,提供四点半托管、爱心药箱、娱乐健身等便民服务。而在湖北全省,像西岳鑫城这样完成了适儿化微改造的社区已达60余个。

    2021年年底,《湖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明确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主要目标。2023年2月,《关于建设湖北省儿童友好城市的实施意见》出台。为了从“一米视角”为儿童创建更优生活环境,湖北省妇儿工委办赴省内多地进行实地调研,并组织专家开展专题研究,提出以最贴近儿童生活的社区空间为切入点,统筹布局与打造社区儿童活动空间,通过对社区公共空间进行适儿化改造,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2023年6月,湖北省妇儿工委办、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启动实施儿童友好社区微改造项目,全省共上报社区微改造项目150余个。

    为推动社区微改造项目的实施,湖北各地积极动员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湖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专门设立了“湖北省儿童友好专项公益基金”,负责微改造项目的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520”湖北数字公益节期间,各地多方筹措善款,累计募集爱心资金170余万元。截至目前,湖北省儿童友好专项公益基金共支持63个社区完成微改造项目,开展活动416场,服务1.9万余人次。

    在社区微改造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湖北各地根据居民需求和社区基础条件,围绕儿童美育、儿童阅读、儿童科普和儿童出行等主题因地制宜开展微改造项目,为孩子们打造儿童阅览室、游戏区、书画室、篮球场、迷你花园等各类室内外儿童活动空间,并组织志愿者队伍为儿童和家庭开展绘本阅读、音乐启蒙各类公益课程和公益活动,将儿童友好理念落实到社区、落实到儿童身边。

    作为湖北省儿童友好社区微改造项目试点社区,武汉市武昌区百瑞景社区专门开辟儿童友好活动空间,布置儿童阅读角,并利用一期小区闲置长廊,打造家门口的“共享书屋”,让社区“小空间”变身儿童“大课堂”。

    彩绘球桩、柔软草坪、摇摇马……武汉市江夏区复江道社区采用“新建+改建”相结合的方式开辟儿童活动区域,将小区中心闲置的杂乱绿池设计改造成迷你休闲广场,增添跷跷板、攀爬、荡桥等儿童游乐设施,配合科普树池、休憩凉亭,活化空间运用,打造室外综合休闲活动场地,深受儿童、家庭欢迎。

    十堰市茅箭区锦绣园社区儿童友好示范点位于锦绣园小区,占地面积450平方米,示范点内设有儿童游戏区、儿童阅读角、早教室、书画室等活动场所,后期还将建设儿童减压和心理咨询区。辖区下沉单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门为社区安排志愿者,每月常态化开展亲子阅读、家庭教育讲座、手工DIY等活动,既满足不同儿童群体需求,也大大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幸福感。

    据介绍,2023年12月,湖北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若干措施,提出开展儿童友好环境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小区活动场地、公园、道路等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将儿童优先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实际工作中,到2025年实现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县(市、区)全覆盖。下一步,湖北省妇儿工委办公室、省发改委、省住建厅将共同开展湖北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将进一步总结推广儿童友好社区的建设模式和经验,为孩子们打造更加有温度的城市空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