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韩嫣然
广式凉茶、鲜花果品、腊肉腊肠、红色国潮展装……走进深圳市罗湖社区年货节,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便被浓浓的年味儿所感染。年货品类多样、物美价廉,摊位连着店面,吸引了众多深港居民前来选购,让原本藏在居民楼里的小巷更加热闹。
罗湖社区位于罗湖口岸旁,与南面的香港新界等地方隔深圳河相望,是香港居民来深居住、购物、游玩的第一站,也是深港交流的第一站。据不完全统计,春运期间,每日通过罗湖口岸片区日均客流量约20万人次,高峰期每日客流达到60万~90万人次。
为了更好地宣传本土传统春节文化,营造浓厚的春节氛围,促进深港两地文化交流。日前,罗湖社区党委以促进罗湖区“三力三区”发展为目标,推出2024新春国潮年货节——罗湖社区年货节。
在摊位前,记者看到一对老夫妇正在仔细挑选着年货:“我们特地从香港过来这边采购过年物资。”为了方便运输,记者还看到他们带了行李箱用来装运年货,在现场,老夫妇为记者开箱展示了自己的购物“战利品”,不仅有喜糖、鱼干海味等本地常见货品,更有朝鲜族打糕、云南山菌等。“深圳的年货价格便宜,品类更全,我们过来这边也很方便,今年的年货节办得有气氛,我们逛得也开心。”
像他们一样来深圳采购年货的香港人并非少数。自去年2月,香港与内地两地的出入境口岸全面恢复通关以来,香港居民来深圳“反向消费”成为热潮。据了解,年货节期间设置年货摊位约90余个,每日购物人流约五六万人,其中港籍居民约占70%,记者观察到为方便居民购买,许多摊位更是支持港币支付。
随着越来越多港澳居民选择北上采购年货,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正在成为现实。通过举办年货节等深港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深港融合服务,厚植了深港文化融合情怀,打造了熟人圈、朋友圈。在文化交流中加强了深港两地居民相互认同感与向心力,跨越口岸共同感受浓浓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