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哈尼族母子33年情系警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 邹昌义

    “红烧肉”“干炸小鱼”“哈尼蘸水鸡”……除夕这天,“炊妈”将十余道民警亲点的年夜饭菜摆满餐桌。这是“炊妈”连续33年为派出所民警做年夜饭。

    “炊妈”原名李合努,是派出所一名编外炊事员,儿子曹校东是派出所一名专职辅警,也是一名民族语翻译,大伙喜欢叫他哈尼族小名“阿森”。在云南红河边境管理支队骑马坝边境派出所的这对母子,虽不是正式民警,却早已把派出所当成家。

    “你们几个人,晚上回不回来吃饭?”每次有民警要下乡走访或开展工作时,“炊妈”都会快步走到车旁,在确定他们是否要回单位后,到饭点时会提前把饭菜留好。

    33年来,“炊妈”像母亲一样关注着派出所民辅警的衣食冷暖。她常说:“大家背井离乡为我们的安定生活奔走付出,我觉得应该替他们的父母照顾好他们。”

    从小受母亲影响的“阿森”,也同样对派出所有着深厚的感情。2011年,派出所因工作需要对外聘请联防队员,“阿森”第一时间报名,跟随母亲的脚步来到派出所,成为一名联防队员。就这样,母子两代人一起参与到守边护边的行业里,共同抒写着深深的警民情结。

    骑马坝乡坐落在黄连山山脉,生活着哈尼、彝、瑶、傣、拉祜5个少数民族,大多数群众不会讲汉语,而派出所的民警来自五湖四海,不会讲民族语言,云南本地方言听起来也有些吃力,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

    “阿森”的到来,解决了经常困扰民警的民族语翻译问题。随着派出所职能的变化,“阿森”也从当时的联防队员,转换成派出所一名边境地区专职辅警,与民警一同进行边境巡逻、交通劝导、普法宣传……

    英雄没有编外,为民不忘初心!这对哈尼族母子用实际行动支持着、服务着派出所民辅警和辖区群众。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