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睿秋
一年之计在于春。何如在新的一年里让自己以满格的状态过好每一天?希望以下几条实战技巧和经验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尽量接受更多的阳光
近几年的研究,越来越强调阳光对一个人状态的重要性。比如近视的主要诱因并不是过度用眼,而是缺乏在户外接受足够的阳光;阳光可以诱导身体分泌足量的血清素,对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有关键作用;阳光可以刺激合成维生素D,对骨骼、免疫力和情绪都有一定的帮助;足够的阳光可以调整作息规律,对保持良好睡眠有重要作用……
在医学上,有一个专门的概念,叫作“季节性情绪失调”,指的就是人在秋冬季节容易感到抑郁和失落。原因就在于:秋冬季节往往光照时间短、亮度低,从而无法提供足够的阳光。
因此,如果有机会的话,不妨尽量争取阳光更充足的工作位置,让自己每天能接受更多的光照。通勤路上也不妨减少在交通工具里面的时间,让自己多走一段路,既能晒晒太阳,还能增加每天的运动量。
同样,午休时间和节假日,也尽量不要整天待在房间里,多在天气好的时候出去走走,散散步,晒晒太阳。它或许无法立竿见影地让你看到效果,但日积月累,会让你的状态变得越来越好。
为目标设定一点儿仪式感
如果今年你想建立几个目标、培养几个新习惯,或许现在正是恰当的时候。
什么是“特定的日期”呢?比如元旦、春节、生日以及其他重要的节假日和纪念日。这种效应被称为“重新开始效应”,它是提高我们行动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技巧。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在新年初立下太多的目标,而是把目标拆成小块,均匀地分摊到一年里的不同时期,并为它们设计一个有趣的起点。
养成随时随地记录的习惯
如果说在我的成长经历里面,有哪个最简单的习惯对我帮助最大,那可能就是这一条:随时随地记录想法。我们每天会有超过6000个想法。哪怕这些想法只有1%是有用的,那也有60个。只要这60个能够有10%为我们所用,也能创造不菲的价值。
我一直践行这个习惯:用最快的速度记录下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我觉得有价值的想法。先记下来,后面再集中对它们进行处理,看是否能够让它们生根发芽、产生有用的成果。
无论你是否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我都建议你养成并坚持这个习惯。它的成本足够低,每次只需要花上一两秒钟即可。但需要的时候,你记录下来的这些想法,或许就会成为一笔令你惊喜的财富。
抓住一切机会增加活动量
2018年的一项研究着重研究了久坐跟认知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久坐会降低大脑的认知能力。原因是久坐不利于心脑血管循环,而这会显著降低大脑的思考与认知能力。
我们的身体并不是设计用来久坐的。从漫长的进化史来看,我们在上百万年的生活中,一直是在保持活动,行走、奔跑、跳跃、劳作……一言以蔽之:坐着其实并不是一种休息。对身体来说,真正的休息,其实是站立、步行、坐下这三者的不断切换。保持任何一种姿态过久,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对身体和大脑都是一种损害。
我个人一般会建议:每工作半小时左右,站起来活动3~5分钟,可以是5分钟,可以是倒杯水,伸伸懒腰,到处走走。你也可以换算成1小时活动10分钟,等等,按照自己更适合的节奏来。另外,最好每天进行半小时左右的剧烈运动,比如跑步、骑单车、无氧力量训练。除此之外的时间,能多站起来就站起来,能多散步就多散步。抓住一切机会,让身体活动起来。
这样,才能让你的身体避免磨损,保持更良好的健康。
每天抽出一段独处时间用来思考
我有一个践行了很多年的习惯:无论多忙,每天一定会抽出一段时间,什么都不做,用来放空和思考。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作“行动成瘾”,指的就是我们无法让自己停下来,无法忍受自己“什么都不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疲于奔走在各种琐事之间,把自己的生活沦为满足自身社会角色的需求和任务。
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可能是半小时到一小时,试着有意识地放下手头的事情,暂时关闭信息的输入,摒弃外界的打扰,把注意力转向自己内部,让自己跟自己独处。这相当于一个对大脑的按摩。它可以让我们在每一天的忙碌和奔波里,找回片刻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