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巾帼建功 PDF版下载

版面: 巾帼建功

以法护航经济发展和青少年成长

——走近全国巾帼文明岗、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法院刑事审判庭


    副院长赵静在“12.4国家宪法日”开展法律宣传。

    刑庭副庭长岳红丽在红星小学讲授法制课。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龙年春节前,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来到全国巾帼文明岗——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法院刑事审判庭采访。走进刑庭每一间办公室,都让记者大吃一惊,地上、桌子上、柜子里,都被整齐码放的一卷卷案宗占据,法官或书记员坐在“有限的空间”里低头看卷宗。

    记者开玩笑说:“这要走出办公室还需要一番闪转腾挪的功夫呢!”刑庭庭长郑丽君笑呵呵地回应:“这就是刑庭的常态化办公。这不,上午区检察院刚送来四大行李箱,约30余件刑事案卷又起诉到法院。我们的两位‘95后’书记员正在整理登记。”

    记者问:“这么多案卷,咱们刑庭有几个人负责?”郑丽君回答:“桥西法院刑庭的员额法官人数多年来一直保持在3~4人,基本上全是女性。另外,还有法官助理和书记员9名,也全部是女性。我们去年审理了1080件案件,每人一年平均审理了270件。”

    用耐心和细致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为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桥西法院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打好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房地产领域违规违纪违法现象整治、涉众非法集资处置“三场硬仗”的决策部署。“其中,涉众非法集资类案件数额大、涉及群体多。案卷多不是困难,我们最在意的是每个案件是否处理得更公正,社会效果是否更好。在审理这类案件时,我们既要注重依法判决,又要注重发挥女法官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努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郑丽君说。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大幅增长,去年桥西法院新收新型网络犯罪刑事案件大幅增长。而犯罪群体低龄化、低收入化成为新的趋势,令人担忧。郑丽君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案例:一位研一学生为了挣学费在亲戚的介绍下参与了为上游电信诈骗集团转账跑分的犯罪活动,构成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这个青年的遭遇让郑丽君唏嘘不已:“培养一个人才十分不易,我和检察机关、学校、家庭进行了多方沟通,最后对他的处理是适用缓刑,予以社区矫正。法律不只是冰冷的法条,也是有温度的。法官审判的不仅是案件, 更是别人的人生。”

    悉心调解维护平安和谐校园秩序

    去年9月,桥西法院在辖区全面铺开“法官(助理)进校园”工作,派出22名法官、16名法官助理“进驻”辖区50所中小学,实现了“一校一法官”全覆盖。“我们参与了‘开学第一课’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了‘以法为剑,守护校园’‘加强校园网络安全保护、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宪法进校园 法治伴成长’等系列主题宣讲,近6万名师生接受法治教育,同时为7所学校上门化解校园纠纷,以法治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郑丽君介绍。

    去年11月底,某小学向法院打来求助电话,称发生一起因校园欺凌引发的纠纷。法官助理贾茵和张云帆立即赶往学校。在详细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后,考虑此起纠纷涉及尚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双方又系同学关系,出于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考量,决定以调解的方式处理这起纠纷。“孩子还小,我们要谨慎对待,避免孩子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受到不利影响。”通过促膝长谈,耐心以案释法,纾解了双方家长的对立情绪。最终,在法官的悉心调解下,双方家长达成和解、握手言和。

    “校园纠纷有了法官的参与化解,能更好维护平安和谐的校园秩序,同时对学生、家长、学校都是一次很好的警示教育。”贾茵说。

    以智慧和柔韧平衡工作和生活

    提起刑庭女法官,是不是觉得很严肃?这是庭上的她们。庭下的她们用女性的智慧和柔韧平衡着工作和生活。

    郑丽君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桥西法院,她笑说“光换服装就经历了好几回了”。尽管在刑庭她年龄最长,但对专业的热爱丝毫不因岁月的增长而退减。“伴随着国家的法治进程,个人获得很大的成长进步,这个职业给我带来了一生的自豪感。”她告诉记者,在每一个案子判完后,她都习惯多说几句,要么是再剖析一下犯罪根源,苦口婆心劝被告人不要把庭审当过场,要汲取人生的教训;要么是再鼓励一下被告人,为他鼓起重生的希望。

    贾茵原本是一名语文老师,因喜欢法律,勤奋自学考进了法院。来到市里工作后,她把家租在了法院附近。没想到离家越近,回家越晚。“桥西法院是个优秀的集体,在这里,年轻的我只有‘向前冲’。”已是两个孩子母亲的贾茵,每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就投入到工作中,一直要工作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去。

    法官岳红丽,孩子去上培训班的时间就是她加班的时间。书记员殷月霞则常常接了孩子来加班。书记员王杉的父母都是法官,她长大后毫不犹豫地选择攻读法律专业:“刑庭的法官惩恶扬善,更威严,符合我对法官的想象。”“95后”书记员韩翠翠的梦想是早日成为一名法官,守护公平正义。在参与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加班成为常态,忘了和男朋友的约会,忘了“恋爱的滋味”。她说:“不热爱,坚持不下来。”

    新的一年,她们有不同的期许。郑丽君说:“针对新形势下刑事犯罪的特点,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集中讨论,提升审判质效和办案水平。”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