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民生关注 PDF版下载

栏目:消费热点

版面: 民生关注

并非只是简单“撒钱”,还要提质增效,盯紧“长期驱动”效应

消费券“引流”:既要有人气,也要有底气


    春节期间,湖北“惠购湖北”新春消费券在全省统一发放,进一步刺激消费。据武汉银泰创意城统计,从大年初一到初六,商场客流同比去年春节提升了10%以上。有市民表示,“抢到了几次消费券,当天就使用了,不仅有餐饮消费券,还有商超消费券,很适合春节期间吃喝玩乐。”

    来源:极目新闻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综合报道

    春节前后,多地开启新一轮消费券发放,覆盖汽车、家电、餐饮、文旅等多个领域,如北京消费者可领取最高1600元的“京彩绿色”消费券、湖北安排财政资金两亿元用于发放“惠购湖北”新春消费券、河南郑州发放两万张猪肉惠民消费券……这些真金白银的举措,不仅有“引流”作用,更折射出地方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以最少的钱,撬动消费总量

    本质上,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是以政府出资、企业让利的形式来补贴商家,向消费者发放的用来购买消费品的票证,是一种刺激消费、释放消费需求的手段。

    但消费券不能兑换成现金,一般针对特定种类的消费领域,涵盖餐饮、景区、美妆、休闲等行业领域,且过期不可使用。此外,与优惠券、折扣券不同,消费者凭借此次发放的消费券消费后,商家可向政府兑付补贴,即由政府提供消费补贴,通过平台发放消费券来让国内消费者买买买,补贴部分最终由地方财政承担。

    春节期间,多地消费券发放明显“量价齐升”,力求“以最少的钱,撬动消费总量,振兴地区消费”。如湖南电影消费券拉动春节票房近4000万元;海口春节期间投放了1200万元离岛免税电子消费券,给消费者带来折扣优惠;河北体育局近期发放的200万元体育消费彩票,吸引40万人注册申请体验,累计惠及300万人次。

    消费券的红利也正在显现。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负责人介绍,随着消费券等促消费政策的实施,2023年宁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实现了由负转正,建成了银川文化城、沙湖不夜城、悠阅城、枸杞小镇等商文旅融合消费新场景,住宿餐饮业加快恢复、营业额增长14%;第十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期间,向市民免费发放过不少于3万张的“冰雪消费券”。“消费券涵盖了主要的冰雪场馆将近30家,基本上都是规模靠前的,而且也是百姓最方便去的场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2023年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出一系列提振消费政策举措,推动消费市场回升向好,部分升级类和大宗商品销售良好,餐饮类、旅行类和文娱类消费快速增长。

    就此,专家指出,消费券的成本相对较低,发放对象广泛,涵盖商超、餐饮、文旅等多个领域,能够以较小的优惠刺激消费,在短期内提高居民购买力,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消费加速恢复。

    精准优化消费券设计

    尽管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回升,但也要看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基础仍不牢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实体零售新旧业态表现分化,部分商品销售和服务消费恢复较慢,实体商贸经营主体成本压力仍待缓解。

    其次,消费券制度要加强资金规范管理使用,增强透明度,严格监管,防止倒卖、套现等现象,还有必要加强对消费券发放后实际效果的跟踪、分析,进行绩效评估,更加精准确定支持的人群、行业。各地发放消费券也要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做到量力而行,确保财政运行可持续。

    同时,消费券还可以和其他财政政策措施协同配合,打出有力有效“组合拳”。去年,我国大幅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这在减轻家庭抚养赡养负担、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下一步,更多财税措施值得期待,比如深化个税改革、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税负;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建设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等,提升消费服务保障水平。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其中“有潜能的消费”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型消费,包括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国货“潮品”等,这些将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二是稳定传统消费中的例如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也将成为消费中的重要部分。

    专家认为,2024年提振消费可以从战略和战术上两方面发力:首先在战略上,消费提振的关键在于收入提升,提升收入需要稳经济,促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其次在战术上,政府除了用好消费券,还需要完善消费者保障体系提升消费者信心,尤其是要维护好消费者权益,一方面提高消费品质量,另一方面疏通消费者维权渠道,保护消费者利益。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